清华新闻网
【2020春·留住记忆】春风化雨润桃李 万里河山画春色
记录园子里共克时艰的“小事”,把祝福与守护献给我深爱的清华、祖国和人民
2020.05.22

●继续教育学院  韩旭


庚子年初,相信有太多人和我一样,心绪历经了难以言说的波澜:是心疼武汉、心疼湖北,心疼生病的祖国;是焦急是内疚,恨不能亲自冲上一线;是为了身边真实发生的故事轻而易举地动容泪目的感性;而最后,这一切都会转化成希望与信念,回归于理性的守护和柔软的深爱,回归成各自定要坚守好职责与使命的冷静和决心。

在与新冠肺炎疫情“抗战”的这段特殊时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能做的,只有为祖国和人民坚守教育岗位,传播知识、信念、爱与力量,去迎接光明。我和继教学院同事们做着力所能及的、微小而又重要的事情——担任雨课堂在线教学助教,助力学校“延期开学,如期开课”,助力学校开启混合式教学的新篇章,与全国人民一起,共克时艰。

我想这段经历,是每一个清华继教人探寻初心的过程;是通过躬身入局,去激发清华教育工作者的引领性的过程;是更加深入地体会、理解和感动于清华精神的成长过程;是每个人用自己的职责、使命和对岗位的坚守,去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传递正能量、打好抗疫教学保卫战的过程;是用各自的职责连接血脉,守护祖国和人民的爱与担当的历程。

守护职责与使命,我们躬身入局

全国疫情肆虐的2月初,《清华大学关于调整2019~2020学年度春季学期教学安排的通知》中明确表示:要发挥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创新优势,以清华雨课堂软件平台为主,与慕课等方式相结合,按照教学日历安排,开展线上教学,延期开学,如期开课。邱勇校长在给全校师生同上一堂课的讲话中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中国、对每一位中国人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都是一场艰巨的考验。在这样的挑战和考验面前,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每一个人都可以尽一份力量。每一个清华人、所有清华人都应该担当一份责任。”“清华一向把教书育人看得最重。教学是育人的保障,在任何情况下,在任何困境里,清华师生始终坚持教学、坚持学习。”

而此前的几天,继续教育学院响应学校号召,教职工已经争分夺秒地通过几天的学习、操练和在线考试,组建起一支200余人的雨课堂在线教学助教团队,为支持学校延期开学、如期开课的教学工作整装待发,提前上岗。

在此期间,我担任了教育研究院的雨课堂助教。虽是居家办公,只能通过手机通讯沟通,但是我和同事们都时刻关注着雨课堂助教群动态,生怕错过回答每一个雨课堂助教问题。我们时常与所负责助教的学院沟通、了解老师们雨课堂在线授课的开展情况,得到开展顺利的答案,才能安心、才敢放心。在这个过程中,继教雨课堂助教团的成员们为了助力在线教学,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提升。学院内部的助教讨论群常常讨论问题至深夜,形成了问题集锦和经验锦囊。而我们将这一个个由助教小组的探索、总结、分享汇集成的锦囊,在各学院的助教工作群内第一时间传播。它们传递的是一种工具方法、是解决远程授课难题的方案,同时传递的也是全体教职工目标的一致性,更是一种职责、一种凝聚力、一种倾我所能共克时艰的努力和必胜的信念。

随着学校在线教学开展的逐步推进与顺利进行,学院终身教育支持计划的在线教学工作也迅速步入了正轨。很多计划线下开展的教学内容搬到了线上雨课堂进行: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如期在线上开展;为支援湖北恢复建设的学习支持计划、为振兴乡村的教育扶贫计划、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日新计划,都一一通过雨课堂平台面向清华校友、面向清华学员、面向湖北、面向整个社会公益界呈现。而对于每一位参与者,这些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助力过程,都是一段难忘的经历:每一次线上课程开展前,都会由继教学院十几位助教志愿者历经六七次、近十几个小时的反复测试、优化流程。而在课程临近上线的前几天,每个参与人员的神经都紧绷着——备用方案预备好几套,24小时全天在线,电子设备手机、平板、电脑全部上阵,同时开着几个不同的工作场景,问题秒沟通、秒回复、秒解决,所有人像打足了鸡血,目标十分一致地暂且放下家里的老人、孩子,确保在线教学以最好的方式呈现,规避网络带来的不确定风险,确保万无一失。

每一次雨课堂课程上线的时候,通过云端、透过电波、隔着屏幕、跨越地域、突破距离,传授着抗疫的方法、应对的策略,传播着知识的力量与发展的动力,将全国师生与听众深度地链接起来。在这样的特殊时期,这电波的频率,连着血脉,凝聚成磅礴的力量;连着求知的智慧与必胜的信念,凝聚成民族情结和家国情怀;连着社会责任,凝聚成每个人坚守的使命与发展建设的担当。

这段特殊的经历让我们更深地知道,无论在任何岗位,无论面对任何工作内容,无论在任何时候,爱国与奉献,坚守教书育人、传播知识、能量的职责与使命,清华人永远责无旁贷、永远都会躬身入局、永远要先行践行。

在夜半的提示音中清醒,在点滴的感动中泪目

在助力在线教学工作开展期间,继教人都有着同样的经历:手机铃声调最大,所有助教群和工作群全部置顶,24小时在线。常常在夜半的时候手机提示音响起:是雨课堂助教群内同事们的问题互助探讨,是线上课程筹划的方案,是第N次测试的通知……而此时无论是在多半梦半醒的状态,也瞬间清醒,手指飞速地敲着键盘秒回着消息,脑海里检验着流程、评估着方案。那一刻,叫醒大家的,不是讯息的铃音,而是清华人的标准,是严谨、务实、敬业的工作作风。

我想,这段时期,很多清华人的视界都是一样既清晰又模糊的——在夜半的工作群提示音响起时依旧保持清澈的目光,却因经常看到、听闻太多身边清华人的故事而感动得两眼模糊——那是听到刘震老师在给学院员工上的“开学第一课”中分享95岁张礼教授雨课堂授课,立言要讲课直到讲不动时的敬意;那是看到湖北籍的梅赐琪老师在线授课时精益求精,课堂多次哽咽的感动;那是听到学院刘丹老师分享投身武汉抗疫一线事迹时的振奋;那是看到所助力的雨课堂在线课堂弹幕上和微信群里出现的、来自校友和学员感谢的话语时,油然而生的职业价值感和成就感,是身为一名清华教育工作者的深深自豪。

每到特殊时期的这些时刻,我都更喜欢内心柔软而感性的自己,更喜欢所有这些外表平静工作、内心波涛汹涌的有血有肉有风骨的清华人。

清华就是清华,清华不止是清华

邱勇校长在在线教学“满月”总结交流会上深情地说:“清华就是清华,我们总能成就有意义的事情。清华也不止是清华,在线教学本身的意义超越校园、超越国界,将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是的,待疫情消散,这段经历终究会和过去的百年一样,成为一段远去的历史。但它的新征程与创新践行之路于这个恰好的时代才刚刚开启,它的影响、价值与意义会一直深远存在。这次通过在线教学共克时艰的历程,会成为清华混合式教学实践的里程碑,会铸就清华教学模式创新的新气象,会突破时间、空间与国界,让清华教育的价值之火种形成燎原的磅礴之势。而这其中的精神与情怀,自始至终就长期积淀在清华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追求、文化传统和行为准则里,传承贯彻于清华人永远追求真理、探寻未知、创新发展的道德品行之中,深深根植于清华人爱国奉献的每一寸基因,融合成每一位从清华园走出去的英才与每一位服务于清华工作岗位的普通劳动者的精神容貌和生命底色,凝结成清华人服务社会、引领教育的新时代使命和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清华大学105周年贺信中指出,清华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时代背景下,在任何一个肩负特殊使命、致力创新发展的特殊时刻,每一位清华人永远都会用情很深、用力很足地肩负着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兼备着国际洞察力,深刻体会、深深动容于不断传承的大学精神,不断完善和升华。

写到这里,我望向窗外,仿佛依稀看到在西南联大那间茅屋铁皮顶的破旧教室里,陈岱孙教授平静地坐在讲台前,深情地望着屋内静坐的学生,静静听着头顶上瓢泼如注的大雨。寂静的教室的铁皮屋顶被雨水敲打着发出咚咚声,那声音众志成城——仿佛坚信,春天将至。


来源:清华新闻网,清华大学“2020春·留住记忆”征集活动投稿作品

编辑:李华山

审核:程曦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