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观点 | 闻闸:网课的新异与挑战
2020.06.22


教师简介:

闻闸,中国教育电视台播音指导(教授),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公共精品课主讲人。主讲课程:领导者言语表达-演讲、谈话(融洽/说服)、谈判、辩论(辩论赛/政务辩论)、外事语言,危机管理、媒体应对等等。

闻闸主页.png

 

网课兴起,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有新的利好特点,也带来新的挑战。

居家网课,实际上是一对一教学。老师对着镜头,心里自觉不自觉地把镜头当做一个学生,而不是一些学生。这样很自然而然地就是对一个人讲课的语气和神态。音量放下来了,语调调整了,指向性更明确了。

学生对着电脑屏幕听课,感觉老师是对我一个人讲的。他的面孔对着我,眼睛看着我,他在跟我说。然而,在学校的教室里,老师目光照顾很多学生,一会儿面对这个方向,一会儿面对那个方向,左顾右盼,肯定不是时时都看着我,直面对我讲。

当对面的屏幕上那个人“逼视”的时候,虽然目光很和蔼,但是仍然有一种力量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听课的效果可能好于众人的课堂。一个人在家里看屏幕,没有别人哪怕是微小的动作影响,没有老师视线转移到他人的极微弱的被忽视感,听屏幕上老师课会更专注,更用心。而且屏幕越大,这样的“逼视”效果越好。

老师的PPT,在大课堂上,学生观看的距离有远有近,有正有偏,而网课的PPT呈现,都是最佳画面,老师形象与PPT画面可以随时互动切换。

居家网课,老师的声音美化了。

教室里,老师讲课要大声。老师面对众人,要让每个人都能听见讲课内容,不由得加大音量是很自然的,老师都有把声音送达教室里每个角落的心理,至少使得声音有远送的意愿和色彩的效果。这样每个人对教学声音的体会是群送群收。这样,每个学生感觉自己在被笼罩的声音里面接收。一般教室里的设备都不是很高档的。音质一般,也就凑合着听,只要听明白就行。

网课的声音是老师对着自己的话筒说,当今音频传输的水平非常好,屏幕前学生听到的声音质量,相比教室里的要优质得多。当然也就爱听。

这个似乎微小的变化,对于长时间听课的体验非常重要,路遥无轻物,听课的时间长,音质的效果就显出十分积极的意义,虽然是在不经意间,可效果是强烈的。

居家网课,互动更丰富。当前,在屏幕上,看电视剧,看网红,心血来潮,手指就要发出评论,弹幕不断,想看别人的也行,自己想说立即就发出。这样的习惯已经在网课上出现。

学生的感悟评说,互相之间能够看到,学生的心理和视野有相当一致的基础,他们之间的互相启发可能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会有更多促进。老师也能够边讲边看到学生们的纷纷议论,随时知道学生怎么看,怎么想,对什么不感兴趣,在哪个点上有错觉,而且课后还能再看到,都是教学的改进机会。

大课堂上老师提问,也有些学生不积极,羞于在众人面前表达,而网课则没有了这样的心理障碍,师生之间的多点互动很活跃。

老师课堂提问,如果答案可以量化,那么学生回答的统计分析,可以立即让老师和学生看到,有时还有可能是很艺术的表达,提示教学进一步的指向。

居家网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差异化的问题。一个大教室里众多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老师讲课需要取中。程度高的学生吃不饱,程度差的学生跟不上。

学习某一门课程,是刚需。在这个意义上,是网课的约束性,与学校课堂的约束性是相同的,也有不同之处。在于学生们选择性更强,自由度更大。

网课,学生在家相对自由状态下对于课程内容能够有所筛选。

老师讲的我已经熟悉,我就不再仔细,有时,起身上厕所,吃一块面包,整理一下房间,不看老师了,可耳朵还在听着哪!需要的时候马上又来到屏幕前,认真接受,比较灵活。

老师讲的我不知道而又需要,我就认真听课。我还可以一边听课一边直接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作为老师讲课内容的补充。

网课可以回看,这是优势。课堂讲课,没有听明白,只有下课去问老师。网课则可以回看,选择重点部分看,看多次。

只要想学到真正需要的内容,学生的自主性就更强,差异之间就能分别得到满足。

在网上讲课,对于老师讲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居家网课,要更符合视听的规律。课堂的强制性使学生必须坐在教室,走神打盹看窗外,反正不能随便动。而居家就非常随意,屏幕教学如果不能吸引学生,哪怕一对一,哪怕声音好听,都不能有好的教学效果。

老师备课要更严谨,一环一环引人入胜。道理与案例,阐述与形象,分析与图表,讲解与设问,要交替呈现。学生有时要听,有时要看,有时要想,有时直线思维,有时曲线迂回。重点详细详尽,非重点简略简明。相对实际课堂的讲述,网课时师生在心里都期求更高讲授质量,必然要挤干内容偏离的“水分”,过滤掉无关话语的“杂质”。

在人们视听过程中,三分钟是一个小单元,之内必须要有一个兴趣点,惊讶与好奇,知识的悬念,求解的期待。这当中,每一分钟必定要有一个醒目之处,或手势,或表情,或语调,或感叹,或插图,或字幕闪烁,或变换PPT页面,或极短的插说、背景评估……大约10分钟是一个小段落,三个兴趣点推进到一个小的高潮,然后让学生稍稍消化一下,再启动。如果是并列内容的叠加,则要逐渐递进加快,三分钟,两分半,两分钟,一分半。30分钟是一个单元,讲好讲透一个问题。

讲课的PPT画面、视频资料与老师的讲课形象交替出现,出现的时机,出多长时间,也是有规律的。当然PPT作为屏幕画面的一部分,要在准确的前提下精美。符合教学内容,色彩、字体,形象展现,动态演绎,都要非常讲究。这有无穷的创造空间。

课上举例的视频,一般不超过120秒。如果超过这个时限,一定是视频内部有起承转合的变化,也区分出了各个段落,或者伴随老师讲解,边播放边插说,以突破单调。

居家网课,老师讲课的声音也要有魅力,主要表现在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重要的话慢说用力说,重复说。相反不重要的话,补充的话,插说的话,背景的话,要轻说淡说,音色也在体现语句的功能和配伍。哪些话一气呵成,哪些话一字一板,要有分寸。生活中自然语言都是随意变化的,而职业讲课就要有一定专业的要求,自觉地追求讲课声音随内容的凹凸不平,疏密变化,图底之分。

人多的课堂,老师可能一直是高亢平直的声音,从第一排传向最后一排,不是很讲究。而且必定要保持一定的音量才行。而网课完全可能更收放自如,强弱多变,控纵有意,有细微的表现,收到更佳的效果。

有的老师,在大课堂上不是讲课,是大声念稿,效果很不理想,但是也能过得去,而网课肯定不能这样。有讲课稿,要去讲,而不是僵化地在念。念稿是没有语言生命力的,没有思想的灵魂。只有带着思维过程的讲解讲述讲理,才能带领学生同步思考起来。

居家网课,对网络的要求和软件设计要求更高。

要保证网速,在老师与学生在交互环节时,中间不卡顿。

如果老师有两个电脑屏幕,一个屏幕是自己的PPT,另一个屏幕看到一个一个学生画面,则更能把握好教学课堂。

上课过程中,一个学生的提问,其他学生的交互,老师给的辅导,所有人都能听到,能够插话。

上课之始,全体学生在屏幕上出现“报到”,课程进行之间要有响应老师的“争先恐后”,下课之前全体学生在屏幕上“合影留念”。这些都不要做成“耳提面命”,更有可能是带有艺术乐趣的操作。

在网络教学系统里,学生要在课前预习,要在课后做作业习题,用了多长时间,结果如何,都能自然留痕。助教批阅作业,学生学习成果,都能即时统计,把数据提供给老师,以便老师随时有切合实际的教学调整和教学管理。

居家网课的兴起是社会的进步发达。但是,网课肯定不是唯一,我们仍然需要学校的大课堂。

实际上,网课的成功在于知识的授课,而能力的训练就受到一定局限。

集中的大课堂和辐射多点的网状课堂,全都需要,全都在不断提升。


 

 

供稿:教学管理和研发办公室

编辑:胡晓燕

排版:陈晓婷

审核: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