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盛龙(六盘水市直机关工会干部培训班学员)
2015.05.13

1.jpg

 知识圣殿 相约清华

去年初冬,我们终于来到了清华,来到了那神秘、悠久、魅力、光芒的智慧讲堂。百年以来,清华可谓是人才辈出,大师云集。这些名字几乎是所有国人都耳熟能详,又不胜枚举: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冯友兰、叶企孙、吴有训、陈岱孙、杨政宁、钱三强、钱学森等等。正是在这些不同时代大师的手中,清华得以不断绵延发展,也奠定了清华今天独一无二的地位。看着身边匆匆走过的学生,聆听着孟宪生、武和平、王杰、马作宽、汪大正、魏杰等教授们字字珠玑的妙语箴言,我们似乎面对着一位才学深厚的学者,他们沉稳矫健、刚毅务实;他虚怀若谷、博大宽厚。感受着他的呼吸,聆听着他们的脉搏,悠然而生的敬仰,使我们激动不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来自乾坤的声音;“行胜于言”、“事虽小,不为不成”,这是来自敦厚的传承。“清芬挺秀、华夏增辉”。让我们用心走近他们,触摸他的灵魂,让我们用情感悟他,投入他们的胸怀。孜孜以求,创新不息,让我们做一回清华人。视野开阔,受益非浅,感受颇深。

融入美丽清华,体验学习氛围。清华大学是一所多科性的综合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曾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清华大学治学严谨,有着国内一流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百年清华,为国家培养一大批治学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她以其严谨的治学理念和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在汲取知识的同时,时刻感受着水木清华精神的魅力所在。最让我感动的是清华学子刻苦学习的求知欲望,无论是白天晚上,到处都能看到清华学子勤奋学习的身影,他们穿着并不华贵但很朴实,每天骑着令人难以想象的旧自行车穿梭在校园,但他们并不贫瘠,这里没有官二代、富二代相互攀比,只有浓厚学习氛围。那种才华横溢和敬业奉献的高尚品德令我此生难忘。清华展示的不仅是一流品牌施教,而更多的是人生价值取向的真实体现。井然有序的教学氛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这些都将永远影响着和鞭策我的未来人生。

领略名师风采、享受文化大餐。学习重在理解,贵在知行合一。在短暂的学习过程中,学院根据参培人员的学习需求,利用清华大学独有的优质教育资源,精心设计课件,时间紧凑,内容丰富,并安排了十五位知名教授进行授课。教授们思维活跃、睿智幽默,每一位学员都真切品读到名师的激情与魅力。他们渊博的学识,精湛的语言,敏捷的思维,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院所安排每个培训专题都有很强的理论性,教授们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深刻细致的剖析、耐心系统的讲解,使参加培训的学员很快掌握了每门课程的重点,通过参与课堂学习讨论、现场互动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对参培学员具有一定的教育启迪作用,不仅丰富了学员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为自身知识的积累奠定了良好基础。

拓宽人生视野,明晰工作思路。培训学习虽短,但回味无穷。融入清华时间虽然短暂,但亲聆名师的解惑释疑,带给我的是更多的启发和思考。自己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从事人大工作,具体理论研究较多,宏观管理较少,由于过去所学知识匮乏,对工作谋划不足、思考有限。通过这次培训,提高了我在压力管理、政务礼仪、官德修养、群众工作、工会组织建设、培养领导艺术、打造卓越团队等多方面的驾驭能力。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这是我在清华学习的最大收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扎根于六盘水这片热土,用更高的层面、更全的视角去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做一个思想成熟、工作积极、言行稳健的人,以饱满的热情,服务好人民群众,服务好地方经济发展。

加强相互交流,增添团队友情。在学习中不仅收获知识,同时也收获人生最为宝贵的财富。来自六盘水不同的领域和行业的48名学员,怀着对知识的渴求,相约在清华。为振兴六盘水,我们萍水相逢,从陌生到熟悉、从相识到相知,不问经历和年龄,我们以诚相待,团结友爱,和谐相处,用热情和真情拥抱清华,共同分享大师教诲,开启心智窗户。清华之行,熏陶思想,洗礼未来,丰富阅历。

(作者系贵州省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西部管理培训中心徐珊珊老师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