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企业远程培训的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企业远程培训实践
2012.08.02

常承晓 贾 晶 吴庚生

【摘  要】中国远程学历教育取得了相当瞩目的成绩,但是远程培训还处在探索阶段,通过对企业远程培训的行业宏观环境分析和企业远程培训理论的梳理,以及对清华大学企业远程培训实践的实证分析,得出企业远程培训将是中国远程教育的下一个重要阵地。

关 键词企业远程培训;理论与实践;课程资源建设;企业自主培训体系;学习型社会

作者简介常承晓,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企业远程培训中心

  晶,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企业远程培训中心

吴庚生,现任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

 

中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第一代远程教育,也被称作函授教育,即用函授印刷教材和作业通信指导为主、面授辅导为辅的新的校外教育形态。1978年建立了全国范围的广播电视大学,学术界称为第二代远程教育,即借助于广播、电视、印刷材料等媒介进行知识信息传输的教学方式。1996年,清华大学率先完成基于计算机互联网、卫星数字网、有线电视广播网三网合一的双相交互的远距离教育和开放学习系统,被称为第三代远程教育。中国远程教育技术完成了从以单向传播为主要特征的大众传媒技术和视听媒体到以双向传播和交互作用为主要特征的远程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蝉变。大规模的、集体的、以“教”为中心的传授模式正在转化为开放的、灵活的、个体化的、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在发展过程中,中国远程教育在远程教育技术、硬件设施、课程开发、理论探索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在学历教育、农村中小学教育、农村干部培训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在企业培训领域基本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将远程教育成功运用于企业培训领域内是我们亟待研究的一大课题。

一、企业远程培训的当前宏观环境分析

不妨采用现代管理学的宏观环境分析框架,从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和自然环境等方面来分析企业远程培训当前所处的宏观环境。

(一)政治环境

2001年,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 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随后,在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事业十五规划》中,倡导要在我国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逐步形成大众化、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

2005101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的建议》中将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扩展到整个社会政治经济领域,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层面,认为远程教育是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

20061011闭幕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把教育作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二)社会环境

2005年,中国已有从业人员75200万人,①以平均每人每年投入1000元人民币的培训经费计算,将有800多亿美元的在职培训市场。据有关机构预测目前中国企业培训市场一年存在1000亿元的商机,而且每年正以30%-40%的速度增长,据调查外国企业每年投入每名员工的平均培训费用超过5000元,而我国国有企业是1060元,民营企业只有862元。中国正在经历着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升级,企业面临国际竞争压力,高素质人力资本极度短缺。

(三)经济环境 

2005,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21亿元。按照2005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为22257亿美元,我国人均GDP达到1703美元。自1978年至2005年中国年均GDP增长率为9.6%2005年人均GDP排在世界第100位。②这说明中国经济正处在快速稳定发展阶段,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必将持续增长。

(四)科学技术环境

远程教育在运用现代电子通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互联网、卫星电视广播数据传输技术等方面已经驾轻就熟。互联网等基础设施也已经在县级以上城市基本铺设,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为各类企业日常办公的必需品,员工已经养成通过互联网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习惯。各项技术的日益进步和成熟,大大降低了计算机、互联网、卫星等设备的使用成本。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企业远程培训的影响较小,这里不再论述。

通过对企业远程培训的宏观环境的分析得出,在中国进行大范围的企业远程培训的时机已经日臻成熟。

二、企业远程培训的理论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现代大工业在欧洲和北美的发展,社会对人力资源的空前需求,各类信息传媒技术的不断更新、升级。远程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国际远程教育家为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相关理论只是在他们的卓越成就基础上所做的一些总结。本文归纳的理论不是企业远程培训特有的,其中大部分适用于远程教育。

(一)时空分离的远距离教育

时空分离的远距离教育形态不仅指师生的分离,学生间的分离,还指教和学过程的分离。著名远程教育专家丹尼尔认为远程教育存在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远程教育存在两种基本方式:远程课堂教学(同步通信)和函授学习(异步通信);二是远程教育鼓励将教学和评价的过程进行分离从而得以让不同地点的个人或机构来组织实施;三是技术的发展决定了远程教育的进程。③我国学者丁兴富将“师生时空分离的学与教”确定为远程教育的逻辑起点,认为远程教育的主要矛盾是教(师)与学(生)的时空分离带来的革命性与解放性同致命性与缺失性之间的矛盾。④ 远程教育区别于传统面授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与学的时空分离,这是一把双刃剑,突破时空限制这一特点正是它的优势也是它的劣势所在。革命性和解放性的意义在于实现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增加、投资收益的提高等。劣势是忽略人有集体交际的需求,不仅使师生不能近距离亲近,如果学生之间分散自主学习,生生之间也没有近距离感情交流和发展各种社会关系环境条件。远程教育的这些劣势正是传统教育的优势所在,丁兴富认为这是远程教育致命的缺陷。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和类别,通过教育将人这个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为可用的人力资源,不得不考虑人的社会属性。如何在发挥远程教育这一优势的同时,通过其他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来弥补劣势,为此展开了远程教育的其他理论。革命性与解放性同致命性与缺陷性的矛盾规律是有关远程教育理论的起点,是远程教育最基本的理论。企业远程培训是远程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也要受制于与这一规律的作用。这一特性可以简称为远和近的矛盾理论。

(二)规模与效率理论

由于远程教育突破了物理时空的限制,可以实现大规模人群同时或不同时,集体或分散式学习,课堂面授却只能局于一室之内。因远程教育前期投入固定成本较面授教育要大得多,但是学习人数一旦达到足够多,这些成本分摊到个人时费用要低很多,学习者人数越多,这种成效越显著。只要以适当低于面授的价格收取学费,就能实现盈亏平衡,规模越大,收益越大。教师因为借助远程教育技术,实现了大规模教学,学生以较低成本接受了教育,教学培训机构、教师、学生三方在没有损害任何一方(包括三者之外)福利的前提下,均提高了收益和内心的满足程度,实现了帕累托改进,促进了教育效率的提升⑤。

(三)公平理论

远程教育可以通过规模收益降低单个人员的学习成本,这大大降低了求学门槛,受教育机会增加,这对实现社会公平,减少贫富差距,削减社会矛盾,增进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这是远程教育带给我们又一个意外惊喜,实现了孔子所倡导的“有教无类”的平等观,这是它的社会价值。

公平理论可以指导企业远程培训机构进军偏远山区和落后地区的职业培训,帮助落后地区开发人力资源,这对于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四)以“学”为中心

以“学”为中心不仅指以学习为中心,还有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习者的个别化需求。与之相对的是是一种供給式或叫“填鸭式”教育。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面授教育中,往往是以班组形式的集体学习,不论个人兴趣爱好特长、职业选择取向及学习能力的差异,一律教授相同的内容。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在传统面授教育中很难做到,但在远程教育中却可以轻易实现。因为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进行学习。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育学教授魏德迈提出了独立学习理论,他认为独立学习是“这样一种学习,学习者的环境与学校完全不同,学习者可接受教师指导但绝不依赖他们,学习者自己承担学习责任并完成相应学习任务”。⑥艾伦D.瓦格纳(Ellen D.Wagner)在其论文《超越远程教育:分散的学习系统》,以及德斯蒙德.基更(Desmond Keegan)在其论著《个别化学习——远程教育中的一张王牌》中均阐明了以学习者为中心远程教育原则。不论是独立学习理论还是个别化学习都强调了以“学”为中心的思想,这只有进行分散化教学和拥有大量教育资源并提供个别化辅导的远程教育才能真正实现。

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要求企业远程培训必须树立用户导向的服务思想,不论在课程设置、资源建设、提供技术服务等方面按照学习者“用户”的要求来提供。是一种需求导向性的教育服务而非供给导向性的教育服务。

(五)近距离的教学支助服务

由于远程教育的致命性缺陷,缺乏集体的人际交流、答疑辅导,使得学习枯燥乏味,学习者难坚持下去;分散的学习使得求学者之间交流困难,学习者之间不能形成共鸣,不能互相激励和约束,不能形成归属感。为了克服远程教育这个致命性的缺陷,必须建立近距离的教学支助服务体系,如通过互联网答疑,建立网络虚拟的学习研讨社区,建立区域用户服务中心,提供面对面的技术帮助、组织研讨、答疑等近距离服务。没有近距离服务的远程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

(六)多种有效培训形式的有机组合运用

企业远程培训可以通过课件邮寄、互联网点播或视频直播、卫星课堂三种形式。但三者各有特点:课件的特点是成本低,可以收藏,多次重复使用;互联网课件点播,可以多次随时学习,还可以实现网络视频直播,其特点是互动性强,但受网络带宽限制和服务器配置要求高等限制,成本较高;卫星课堂是一种"一点对多点"的远程教学方式,可以现场直播教学和远程双向互动。卫星课堂不受地理位置和网络带宽影响,接受终端越多分摊成本越低。

实现课件、互联网、卫星课堂三种形式的有机组合运用可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企业远程培训。卫星直播课堂在第一时间将课程信息传送给用户,认为适合本企业需要值得收藏和多次学习的,可以购买课件。互联网作为辅助学习的工具,实现信息发布、讲义下载、答疑、作业、测试、论坛交流等服务功能,利用网络可以提供个性化很强的点播服务。

(七)价值链分析与组织合作

企业远程培训突破了时空限制,环节更多,价值链条更长,整个价值链由培训需求研究到课程开发、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平台搭建、卫星和互联网的传输、教学支助服务(互动、答疑、面授、咨询)等,需要多方力量参与其中,远程培训机构一家很难胜任,其中每个环节又有多家参与,比如课程开发,因为远程培训要为用户提供足够量大的覆盖各个专业和高中基不同层次的学习者需求的服务,这就需要联合多个课程开发组织共同开发,再如技术服务就有多媒体课件制作、卫星传输和互联网传输等。企业远程培训是一种适用而价格低廉的人力资源开发服务,有利于增强国家和区域的企业竞争力,有助于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理念的实现,不仅企业受益,国家、政府和整个社会均受益,所以政府部门也是参与这个价值链的重要一环。企业远程培训的需要社会多个组织共同完成这一造福人来的伟大使命。这就要求要制定国家政策引导、地方政府支持、社会力量协作、企业自主培训的实施策略。

理论体系:以上阐述的这七条理论中第一条时空分离的远距离教育可以视为企业远程培训的根理论,由此从企业远程培训的革命性和解放性与如何弥补它的致命性和缺陷性两方面展开。

三、清华大学远程教育企业培训的实践探索

 2004年底,清华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实施战略转型,开始企业远程培训的实践。

(一)帮助企业创建自主培训体系

为帮助中国创新成长型企业建立自主培训体系,清华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推出了清华远程企业学堂,通过互联网、卫星数字网、有线电视广播网三网互补远程传输机制,全年300多天,每天10小时不间断传送课程资源。该项目已经被国家发改委作为“521”工程(即在5年内为20万家企业培养100万名合格的企业管理人才)的重点推荐项目。

(二)清华远程企业学堂的课程设置

课程完全以企业需求导向设置,从“开阔视野、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培训技能”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企业高、中、低三个层面的人才学习需求,涵盖企业战略、经营、人力资源、财务、物流、营销等各方面内容。有前沿讲座、企业家MBA课堂、卓越经理人大学堂、职业经理人与员工职业化塑造课程四个资源板块。企业可以用清华远程企业学堂的课程加上自主培训课程搭建自主培训体系。

(三)近距离的教学支助服务与多种培训形式的综合运用

清华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搭建了区域用户服务中心、行业服务中心和专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帮助、面授、研讨、咨询等近距离的服务和网络虚拟互动答疑社区,同时要求企业自己组织学习班组集体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四)师资与课程的开发与合作

开设公开课堂,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近距离的服务,而且以此为平台开发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在此基础上,通过清华远程企业学堂平台整合多家专业教育机构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资源,这些教育机构利用远程课程播出平台,延伸了自己的服务链条,承担了大量的企业内训和咨询服务。

(五)推广合作

清华企业远程培训项目实施的策略是:“国家政策引导,地方政府支持,社会力量协作,企业自主培训”。清华远程企业学堂作为国家发改委“521”工程的重点推荐项目,具有一定的社会号召力,作为一个质优价廉的培训项目,地方政府为了扶助本地企业发展,通过一些配套政策引入给本地企业,各行业协会、高校等组织为补充行业或组织内服务资源也引进清华企业远程培训项目。

目前清华远程企业学堂卫星传输的课程资源均免费赠送给各企业,主要运营模式是面向企业提供内训、咨询、光盘载体课件等增值服务。目前已有约1000家企业用户引入了清华远程企业学堂项目, 为企业培养了数十万经营管理人才。

(六)清华远程教育与扶贫项目和助力国防建设

在以远程教育致力于企业培训的同时,清华大学也将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到教育扶贫工作中。到20059,完成了在全国26个省市区100个教学站的建站工作,通过卫星、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无偿向贫困地区输送适合当地干部、中小学教师、学生和农民学习的优秀课件和各种培训项目,培训了4万余人次。

秉承清华大学“爱国拥军”、“教育服务社会”的光荣传统,为支持国防事业建设,提高国防科研机构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培养军转干部快速适应企业工作,发挥军人优良作风促进经济建设,密切配合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助力军转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与深化改革,我院企业远程培训中心分别组织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创新领导力高级研修班和国务院军转办中央在京企业军队转业干部企业管理岗前培训班。

在先进远程教育理论的指引下,随着卫星数字传输、计算机、互联网等远程电子通讯技术日臻成熟,清华企业远程培训做了一系列有益的实践探索。但还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我们相信,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健发展,远程教育的创新模式及广泛运用必将助力于国家人才培养,帮助中国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的进程,从而全面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05》。

[2] 约翰 丹尼尔, 丁兴富译, 丹尼尔论远程教育基础(上)[J] . 现代教育技术, 2003.4

[3] 丁兴富, 论远程教育的逻辑起点和主要矛盾[J]. 开放教育研究, 2005.8

[4] Keegan, D. Foundations of Distance Education.London, Routledge,1996.

[5] http://biz.163.com/06/0210/10/29JGK3C100020QF5.html

 

[本文曾发表于2006中美继续教育论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