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网络学习社区构成要素的分析
2012.08.02

殷丙山     陈肖庚    郑勤华

 

摘  要由于网络学习社区在终身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教育研究领域内对网络学习社区的关注越来越多。作者通过调研发现在网络学习社区的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网络学习社区的构成要素认识不足造成的,因此,作者通过文献研究提出了网络学习社区的结构模型,并据此将网络学习社区的构成要素分为基础要素、核心要素和形成要素,根据要素分析得出的结果对当前网络学习社区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网络学习社区 虚拟学习社区 构成要素

作者简介殷丙山,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

陈肖庚,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助理

郑勤华,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

一、介绍

网络学习社区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对于网络学习社区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网络教学的日益普及而成为一个热门课题。

根据网络学习社区相关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发现当前对于网络学习社区的研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对于网络学习社区这个概念的认识还很混乱,很多研究者将网络教学支撑平台、教学网站和网络学习社区等同对待,不同的学者对网络学习社区的理解各不相同,其含义还相当模糊。其次,虽然很多文章提到了网络学习社区的构建策略,但是大多数文章都是基于经验的归纳总结,并没有从对网络学习社区的理解中演绎出相应的策略,这样虽然实践性很强,但是整体性和理论性不够。

以上问题的出现有其客观原因,因为网络学习社区这一研究领域还属于刚刚起步,还有众多未知或是知之不详的地方(王海东、丁兴富,2004);另外,不同的学者研究背景和关注的研究问题不尽相同,因此从不同的侧面对网络学习社区进行研究也属情理之中。但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少有研究来分析网络学习社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因为如果把握了一个事物的构成要素,那么就可以确定其研究的范围,并根据各要素提出网络学习社区的构建策略。

因此,本文试图基于网络学习社区的相关概念对网络学习社区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学习社区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二、网络学习社区的相关概念

(一)社区

社区是社会学中的一个研究概念。“社区”的概念进入学科领域,是从1887年腾尼斯发表《共同体与社会》(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一书开始的(胡鸿保、姜振华,2002)。

Random House Dictionary for the English Language里的“community”词条指出:

Ø 社区是一个可大可小的社会群体,其成员居住在特定的地区,有共同的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

Ø 社区是一个有共同宗教信仰、有共同职业或者其他共同特征或兴趣的社会群体。例如,商人、学者。

社区的定义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功能的观点,认为社区是由有共同目标和共同利害关系的人组成的社会团体;另一类是地域的观点,认为社区是在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有组织的人群,是区域性的社会。

(二)虚拟社区

最早关于虚拟社区的定义是由瑞格尔德(Rheingold)做出的,他将其定义为“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路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形成的团体”。

综合已有研究文献中对于虚拟社区的描述,作者认为,虚拟社区其实是社区概念在网络空间中的一种映射。虚拟社区是在网络空间的基础之上由一些具有共同或相似目的的人建立起来的,成员人数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并且人数能够长期保持在这个数目之上,成员之间被要求遵守社区制定的一些管理制度,并遵循某些约定俗成的网络礼节(Netiquette),利用社区提供的各种工具进行社会交互活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社区的社会关系网络,并发展共同的文化意识,产生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使得虚拟社区得以形成和发展。

(三)学习社区

学习社区由英文“Learning Community”而来,也常被译为“学习共同体”。

一个学习社区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张建伟,2000)。

三、网络学习社区的构成要素

基于以上对网络学习社区相关概念的理解,作者认为:网络学习社区是以学习为目的的虚拟社区。社区存在的物理基础是计算机网络的底层技术和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各种支撑平台。社区成员由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同伴、专家、辅导者等)组成,强调组成人员知识和技能的分散性以及成员学习的主动性,社区成员的人数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并且能够长期保持在这个数目之上。参与学习的成员要遵守社区制定的一些管理制度,并遵循某些约定俗成的网络礼节,利用社区提供的各种网络通信工具进行学习和交往,通过交流来共享信息资源、思想意见、知识经验以及各自的经历情感等等,进行一定的协作,从而使得成员达到学习的目的,形成社区的社会关系网络,产生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共同的文化意识,并积极参与社区的建设,进而使得网络学习社区得以不断地发展。

根据以上的理解,网络学习社区的结构模型可以用图1表示:

20120802-10.jpg

1 网络学习社区的结构模型

 

从上图可以看出,社区支撑平台是形成社区的前提条件,而网络学习社区形成的关键则是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强度和数量的心理关系,从个体的角度看就是产生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群体的角度看就是产生一定强度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区文化。

网络学习社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系统。从静态的角度看,网络学习社区是一个具有特定结构、性质和特点的实体,这个系统一方面是其历史发展的结果或终点,另一方面又是其将来发展的原因和起点。

基于网络学习社区的结构模型,可以将网络学习社区的构成要素分为基础要素、核心要素和形成要素,其中基础要素是构成网络学习社区的前提,核心要素是网络学习社区形成的关键,形成要素是网络学习社区形成的标志。

(一)基础要素

Ø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社区支撑平台。例如:BBS、论坛、聊天室、邮件列表、Blog、教学支撑平台等。不同的社区支撑平台对于社区成员之间的交互过程的支持是存在差异的,对于社区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Ø 学习者及助学者。社区概念的引入使得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不再像传统课堂教学那样差异明显,在网络学习社区的理念中更多的是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互助,强调人人都要学习,人人皆可为师的理念。

Ø 社区的组织方式、管理体制。社区的组织方式和管理体制是网络学习社区构建者们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不同的需求,常见的社区组织方式有:以学校或班级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兴趣为中心(胡钦太,2005)。社区的管理体制要求考虑社区成员的角色划分、权限划分、积分制度、奖惩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Ø 社区的学习资源。社区的学习资源是吸引学习者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社区起步的时候要为学习者提供设计良好的学习资源。随着学习者的增多和社区的发展,学习资源的提供就应该主要依靠社区成员了。

(二)核心要素

Ø 社区成员的交互,包括交流、共享、协作等行为方式。社区成员的交互是网络学习社区形成的关键,它既受平台、学习者、组织管理方式等基础要素的影响,又是社区文化、社会关系网络等形成的前提条件。

(三)形成要素

Ø 社区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网络是由个人之间的许多联系网而组成,是社会互动的结果。网络学习社区同传统的学习课堂相比最明显的一个差异就是成员之间的关系大部分是一种弱关系,因此要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网络需要社区建设者们付出更多的努力,采取相应的策略。

Ø 社区的文化。文化是意义非常宽泛的一个社会学用语,通常是指“人类居住环境中一切人造的东西”,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在此借用文化这个词主要是指社区成员通过一定的交互之后形成的共同的表述语言、行为规范、价值体系等内容。社区文化对于社区的凝聚和延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经由社区成员的交互活动而产生的,又会对社区成员的交互产生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Ø 认同感和归属感。所谓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指社区成员觉得自己属于社区的一部分,是社区成员对本社区有认同、喜爱和依恋的心理感觉。

四、讨论和建议

(一)  不能将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与网络学习社区相混淆

虽然网络学习社区的形成必须有一个社区的支撑平台,但是这两个概念不在一个层面上,如果将二者混为一谈,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将社区的概念引入网络学习中了。这种混淆很容易让我们对网络学习社区关注的重心转移到平台构成的技术层面上。例如,有一些研究者提出网络学习社区的体系结构分为应用层、系统处理层和数据层三层(王陆等,2001;胡钦太,2005),而这三层揭示的都是平台的结构。网络教学平台是指建立在Internet基础之上,为网络教学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的软件系统。对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结构、技术实现等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如果我们在探讨网络学习社区的结构时,仅仅考虑底层的软件系统的结构,那么就会造成无谓的重复性劳动,冒名词之争之嫌。

(二)  对网络学习社区的研究要充分考虑社区和学习两个要素

网络学习社区是将社会学中的一个概念“社区”用在了教育学中。在进行研究的时候,既要考虑其作为社区的特性,又要考虑其为学习服务的目的。

Internet上有很多将自己定义为网络学习社区的网站其实不能称之为社区,因为要形成社区必须有稳定的达到一定数目的成员进行学习和交流活动。还有一些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也以网络学习社区自称,然而很多时候只是学生上课的一个辅助工具,学生除了在上面完成老师的作业之外很少再有其他交流活动,这样自然也就不会形成社区。

Internet上有很多大型的社区,例如:水木社区、天涯社区等。这些面向公众的虚拟社区的社区特性非常明显,然而针对学习的应用适用性不足,还需要进行知识管理、学习信息传递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功能设计。

(三)  要将研究的重心放到对核心要素和形成要素的研究上

从上文中对网络学习社区构成要素的分析可以得知,交互研究是网络学习社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从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发现,当前大陆地区几乎没有研究涉及到网络学习社区中个体归属感的研究、社区文化的研究和社区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所以这两方面的研究将是网络学习社区研究的重点所在。

(四)  网络学习社区中的研究要借鉴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网络学习社区的概念是社会学概念和教育学概念的交叉,因此对其的研究也就应该借助多学科的力量。要借鉴教育技术学、社会学、传播学、知识工程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方法,从不同的侧面对其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杜骏飞.存在于虚无:虚拟社区的社会实在性辨析[J].现代传播,20041):73-77

[2]胡鸿保、姜振华.从“社区”的词语历程看一个社会学概念内涵的演化[J].学术论坛,20025):123-126;.

[3]胡钦太.关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几个问题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56):26-29

[4]王海东,丁兴富.在网络虚拟环境中构建学习社区[J] .中国电化教育,200411),29-32

[5]王陆,杨卉,董乐.网络学习环境──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与应用[J].天津电大学报,2001.5(3)22-26

[6]张建伟.试论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增刊:5254

 

[本文曾发表于《继续教育》2006年第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