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雨课堂 走进民法典” | 申卫星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17讲:如何走进民法典时代
2020.07.29

7月25日下午,“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活动第17讲在“荷塘雨课堂”开讲。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申卫星应邀为校友们带来“如何走进民法典时代”的主题报告。来自全国及海外1000余名校友参与在线学习。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申卫星作主题报告(大图).jpg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申卫星作主题报告

回溯民法典编纂历史,申卫星老师介绍民法典的颁布并非一蹴而就,自1954年起,先后经历过四次民法(典)起草。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将“编纂民法典”写入报告,这一重大法治建设部署有力推动了民法典编纂的进程。2016年,第五次民法典起草工作启动。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我国的法治建设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时期,正式迈入“民法典时代”。“民法典”作为新中国历史上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承载着几代立法者、法律工作者乃至亿万人民的梦想。

《民法典》共7编,84章,1260条。申卫星老师从以人为本、权利为纲、双重体系三个维度对民法典进行了权威解读。民法典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遵循人的成长轨迹和人性的需求来进行制度设计,保护人立于世间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两大权利。打开民法典,权利本位的思想贯穿七编始终,其中第二编物权和第三编合同对应财产权,第四编人格权和第五编婚姻家庭对应人身权,第六编继承是以身份为前提的财产权,第七编侵权责任是保障前述所有权利的权利保障编。民法典的双重体系体现在拥有逻辑自洽的外在体系和价值理念的内在体系,民法典的基本原则中平等原则和意思自治原则尤其重要,它体现了民法的核心和灵魂。申老师结合与公众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通过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对民法典中部分条款进行细致解读。

申老师讲到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它是市场经济基本法,为经济运行提供基础性规则;它以人为本,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它促进社会进步,为全面依法治国奠定坚实基础。

值此高考报志愿之际,申老师还专门与广大校友重温法学院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师资力量、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以便更深入的了解。

在互动环节,校友们通过“雨课堂投稿”就法典变化、婚姻家庭、居住权、所有权、使用权等切身问题向老师提问,申老师一一细致作答。

1.jpg   

    直播课程截图

课后,申老师接受采访,他表示校友学习日活动的理念非常好,这样的活动是在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为校友们提供了终身学习的平台。为了助力校友发展,他建议校友学习日可以加入更多法律课程,让广大校友学习法律知识、建立法律思维、提升法律意识。

继教学院副院长李森林向申卫星老师赠予活动纪念奖牌.jpg

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森林向申卫星老师赠与活动纪念奖牌

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森林向申卫星老师赠与活动纪念奖牌。清华2012届社科学院校友、继续教育学院合作办黄蕾老师主持本次活动;学院在线办全程进行直播保障。

申卫星老师与工作团队合影(大图).jpg

申卫星老师与工作团队合影

“清华校友学习日”系列活动由清华校友总会、教育基金会、继续教育学院、校长办公室、终身教育处共同组织并协作实施。20181125日开启学习日活动首次讲座,此后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根据校友们的学习需求开展专题讲座

2020年229日,第12期校友学习日首次登上雨课堂直播平台,这种打破空间限制,在同一时间、同上一堂课的线上学习和互动方式,校友们表示高度认可。清华校友学习日将持续整合优质资源,为校友提供职业发展与学业需求的支持和服务,构建一个互帮互助、终身学习的校友交流空间和氛围,期待更多校友关注和参与。 

直播课前准备.jpg

直播课前准备 (2).jpg

直播课前准备



供稿 | 合作发展办公室

撰稿 |郭晓旭

图片 | 郭宏涛、韩旭、郭晓旭 

编辑、排版 | 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