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校长助理、副教务长 彭刚
2019年4月13日

尊敬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务长麦克·卡尔福特(Mike Calford)教授,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布鲁克·哈廷根(Brooke Hartigan)女士,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四月的清华阳光明媚,春和景明。在此,我谨代表清华大学向专程远道而来、出席本届科技与创新管理论坛的卡尔福特教授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老师们,向哈廷根参赞,向国内的专家学者们以及清华-澳国立管理硕士项目的学生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科技与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刚刚结束不久的两会上,“科技与创新”更是成为了热议话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强化原始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通过激发创新主体活力,让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为两所世界一流的大学,清华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在推动国家和世界的科技创新方面一直牢记使命,勤耕不辍,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也取得了卓著的成绩。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团队首次实验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国际凝聚态物理界公认为近年来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也连续6年赢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之一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8年全年清华大学共有24项优秀科技成果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总数和一等奖获奖数均创历史新高。在科技创新创业方面,ANU也是全澳洲乃至世界的引领者,2018年ANU联合CSIRO成立了致力于引领人工智能革命的3A研究院;联合其他三所澳洲大学共同设立的Cicada Innovations被评为全球顶级创业孵化器;ANU成立的InSpace机构将推进太空研究领域,对人类科技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在培养顶尖人才,推动科技发展方面,两校都是国家的中流砥柱,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邱勇校长曾指出,从国家和世界的发展趋势来看,“创新”与“开放”是21世纪两个重要的关键词。清华的新百年建设发展也紧扣这两个关键词。百余年来清华不忘初心,肩负使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有理想有担当的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人才。新的百年,清华还会一直秉承“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致力于培育人才、发展学术,服务于国家和人民,并以创新和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清华大学制定并实施了全球战略和若干重大项目,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如全球创新学院(GIX)、中意设计创新基地、达沃斯“一带一路”论坛、世界和平论坛、亚洲大学联盟等。2018年,分别在印度尼西亚、智利成立了东南亚中心和拉美中心。我们的目标是要扎根中国,建设有清华风格、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作为全澳唯一一所由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创立的最高学府,有很多值得清华学习借鉴的地方,尤其是高端科研人才的培养方面,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走出了六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4%的澳洲科学研究院院士,这个成绩令人钦佩。
早在2003年清华与ANU就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此后两校领导互访频繁、往来交流密切。2017年10月,ANU校长布莱恩·施密特一行到访清华,并作了题为“浩渺宇宙”的精彩演讲。在会谈中,邱勇校长和施密特校长对于两校合作的管理硕士项目取得的一系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并希望两校能在天体物理、超级计算机等领域开展高层次交流合作,推动中澳两国的人文交流。清华大学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合作举办的管理硕士项目正是基于两校的友好合作关系而创办的。它是中国第一个以“科技与创新”为方向、以“创新管理实践,成就产业领袖”为目标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04年至今已举办23期,培养了1300余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企业家和高层次创新管理人才,为企业的转型与变革提供了强大的智慧支持和持久的创新动力,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中澳两国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高度评价,也赢得了中国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在此,我也代表学校,向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表示诚挚的感谢,在双方平等互信、包容互鉴、携手奋进的精诚合作下,管理硕士项目历经15年的磨砺、发展,成长为培养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创新创业管理人才的最优秀的平台之一。
今天,我们以管理硕士项目成功举办15周年为契机,合作举办科技与创新管理年度论坛,致力于推动两校在科技进步、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更加深入、广泛、持久的合作与交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创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而携手并进。论坛邀请的主讲嘉宾都是来自两校的学术大师,他们将就“创新项目的战略选择”“全球化下的企业创新发展与变革”“为建构优势开展区域创新”“人工智能与企业创新”等主题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正所谓“东西文化,荟萃一堂”。萧伯纳曾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两种思想。”其实,大多时候我们收获的远超过两种思想,因为思想的碰撞会产生创新的火花。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交流,最终和谐共存,也促进了各自的发展,使东西方智慧得以发扬光大。
今天参会的嘉宾大都是管理硕士项目的在读学生和校友,都是各行业各领域的佼佼者,很高兴你们回来参加这样一场盛会。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创新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才的培养。管理硕士项目培养的人才源于企业,服务于企业,最了解企业需要什么,也最直接地影响着企业创新与发展的方向。各位同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带来的新挑战在不断涌现,通过今天的论坛,希望你们能够从不同的文化中汲取营养,拓展自己的人生格局,将中西文化的精髓和创新融合的管理学先进理念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在推进伟大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成为推动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引领者和创新力量!也希望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硕士项目可以走得更远,在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进程中走得更从容。未来,期待两校能在更多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为推动中澳两国的人文交流、科技进步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预祝今天的论坛圆满成功!让我们在互信共赢的基础上,协同发展,共同进步,彼此成就。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