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初晴,暖风凝露。4月20日,云南民族大学完全学分制改革专题培训班在清华园开班。来自云南民族大学本科教学管理一线的各学院教学秘书、教务管理人员等54名学员参训。云南民族大学校长张桥贵、副校长赵纯,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郭钊出席开班典礼。学院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罗炜主持典礼。

开班典礼
郭钊向大家致以欢迎与问候,并介绍了清华大学与云南深厚的历史渊源。他表示,一个好的机制能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作为教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有想法,更要有规则,明晰校纪、校规。他希望学员们能常思考、多提问、找定位、立目标,在清华大学108周年校庆来临之际,参加一些校园活动,感受更自信、更开放的清华。

授旗仪式
张桥贵指出,本次培训是云南民族大学以完全学分制改革为抓手,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他要求全班同学做到:高度重视本次学习,相关负责人要切实履行职责,起到督促和引领作用;严守纪律,严格考勤;落实任务,将学习中的所思、所得、所感应用到完全学分制改革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当中,全面推进民大特色完全学分制改革。

朗朗书声
本次培训主题聚焦完全学分制,内容包括培养方案制定、学分制改革与运行、课堂教学质量等,结合了理论解读、实践案例、现场教学等形式。希望通过学习,帮助学员更新观念、开拓视野、创新思维、深化研究,助力云南民族大学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

清华文化体验:参观清华大学校园

现场教学:参观清华大学iCenter和苏世民书院
朝而往,暮而归。学员们在课上聚精会神、专心思考,课后举一反三、积极交流,在“智慧墙”上共享智慧观点,于自己和同学有所得:“做有温度的学分制改革,让教师更有尊严”“通过完全学分制改革,彻底将教师、学生动力智慧激发出来,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臂力支撑和源泉”“学分制的核心是‘弹性自主’,更突出强调学生的‘选择权’,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导与培训”“不盲目设专业,而应致力于专业内涵的提升”“教师的荣誉感,比任何规则都有意义”“以本为本,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提升质量,创民族大学特色学分制”……

风采展示
为确保高效学习,促进内化提升,在班委团队的组织下,全班就本次学习的内容进行了心得交流分享。

小组研讨交流
本次研修班是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云南民族大学的第四次深入合作。雨后天晴万物生,相信通过此行,云南民族大学的教务管理干部、教学秘书们必将牢记初心、凝心聚力、坚定信念,为学校的建设添砖加瓦,开创本科教学工作新局面,为完成学校完全学分制改革的任务贡献力量。

乐在清华
云南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是一所培养各民族高级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现有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民族学、社会学、民族语言文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为优势特色,文理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

班级全家福
(供稿:教育培训中心)
学员感言:
学分制的理念是要充分体现“以生为本”,核心是要保障学生的“选择权”,关键是要“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在于“提升课程质量”,“立德树人、全员育人”是实施保障。各位老师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具体,给予我们学校学分制改革很多的启示、指导,引发大家热烈的讨论和深思。我们将把所学所获所悟、特别是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项目团队给予我们的温暖带回彩云之南、带回云南民族大学学分制改革实践之中,更好地为各民族人才培养服务。
——云南民族大学教务处处长 李若青
通过本次学习,我真切地感受到:清华的老师是真正用心和爱在办教育,办出了有温度的教育。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地反思,将工作做到极致,推动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树立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标杆。
我认为,好的学分制应该能够满足学生对学习的一切渴望,即学生对师资、教学内容、课程安排、学习年限、成长成才目标等的最大限度的个性化选择。学分制改革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是高等教育前进的方向,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王江屏
清华学习之旅,有思想碰撞、有问题反思、有改革举措、有生动案例,解除了我们在工作中的一些困扰,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案。我相信这次学习将推动学校完全学分制改革,进一步提升教学工作水平、促进学校教学提质增效。
——云南民族大学中印瑜伽学院、南亚学院副院长 郎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