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宁夏固原隆德县首批11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清华一附院获得成功救治
2018.03.01

清华新闻网2月28日电 2月23日,随着最后一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患者术后康复出院,宁夏固原隆德县政府开展的首批11名先心病患者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华信医院)的救助行动取得圆满成功。

1.jpg

部分救治患者在背景墙前合影。

该批患者包括9名患儿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2名成人先心病患者。病情涵盖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简单先心病及瓣膜狭窄合并肺动脉压增高等疑难复杂病种。治疗费用花费两万到十万元不等。有些患者辗转了西安、天津等地的三甲医院,均因病情复杂或费用过高无力承担而放弃治疗。此次,该批11名患者的疾病问题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部得到手术救治。

2.jpg

一附院派专人为当地患者进行接站。

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积极沟通和协调下,由当地政府、爱佑慈善基金会及北京金石慈善基金会共同承担了40余万元的治疗费用,实现了家庭“零”负担。通过对疾病家庭的精准扶贫,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户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民生问题。

3.jpg

固原市隆德县副县长樊学双(右二)在一附院党委书记类延旭(左一)的陪同下看望患者。

4.jpg

一附院接待樊学双带队来院调研。

据了解,固原市隆德县副县长樊学双(清华大学2013届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通过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办公室了解到一附院的先心病三方救助的“大理模式”,表示非常支持该模式。2017年3月9日,他与隆德县干部到一附院实地调研了解,并在隆德县当地安排初步筛查。2017年12月12日,隆德县负责人再次带队到一附院,就当地筛查发现的先心病患者的救治以及医疗帮扶与医疗救助工作进行具体对接;2017年12月19日,一附院医疗专家到隆德进行确诊筛查;2018年1月4日,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的第一批11名先心病患者抵达北京,一附院派专车与医务人员到北京西站接站,通过绿色就诊通道入院。2018年1月20日,樊学双到一附院,在一附院党委书记类延旭的陪同下看望住院治疗的患者,并代表隆德县政府为他们送上了慰问金。

5.jpg

一附院专家赴宁夏固原隆德县进行筛查现场。

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作2003年由继续教育学院发起,医疗健康扶贫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救助行动是在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办公室的牵头组织下,一附院与爱佑慈善基金会、北京金石慈善基金会和当地政府联合开展先心病三方救助的“大理模式”在我国西部地区的正式落地,一附院还将对隆德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和部分科室进行重点帮扶,切实提高当地的医疗技术水平。(供稿:第一附属医院 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