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中国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合作举办的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自2004年开始至今已经有十四年,项目培养了一批科技创新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该项目是清华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两校合作办学的重要成果,得到了两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两国使馆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根据澳大利亚联邦政府201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一项新法律Higher Education Standards Framework (Threshold Standards) 2015的要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向于2017年7月毕业的管理硕士项目的学生颁发了标注有“Undertaken In Mandarin”(中文授课)的学位证书。此后,在2017年7月拿到证书的学生们对于证书表述的变化表示了担心。两校对学生们的反馈信息予以了高度重视,积极与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沟通,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消除学生们的担心和焦虑。
针对个别在学学生聘请律师发出的律师函及在网上公布律师函“维权”的行为,现声明如下:
1、该合作办学项目学位证书记载内容的变化并非由中国的法律和政策所致,而是根据澳大利亚法律变化导致。在澳大利亚新法实施前,澳大利亚高校对非英文授课的学位项目只要求明确将非英语授课的语言注明在成绩单中,但新法实施后即自2017年1月1日起,澳大利亚所有的大学都要确保各自颁授的学位证书反映这一全新的要求即非英语教学应当注明在学位证书中。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颁授的所有非英语授课的学位证书当然也要受这一法律条款的约束,该新规定适用于所有在澳大利亚学习的本土学生、海外留学生和在海外任何国家学习的海外学生。本项目属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海外项目,所以应当遵守这个规定,并且本项目为中文授课项目,在学位证书上标注中文授课是对项目客观事实的描述。
2、清华大学在中国教育部批准下,是这个合作办学项目的中国合作方,学生获得的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学位证书并不是清华大学的学位证书,故清华大学亦应当遵守澳大利亚政府的相关规定。在此,并不存在澳大利亚大学侵犯中国学生利益以及清华大学不帮助学生“维权”的问题。
3、从2017年7月以来,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作为此项目的具体管理部门已经积极并多次向2017年毕业、在学尚未毕业以及新招生的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对澳大利亚法律的变化作出了解释,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理解。目前该项目的教学秩序正常。
4、目前,我们已经获得正式确认:本项目证书表述的一些变化不会影响证书的效力,也不会影响合作办学项目在中国的审批许可。同时,我们也获得确认,自2017年1月1日起,对于清华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合作举办的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的毕业生,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所颁发的注明授课语言的学位证书,符合澳大利亚的法律要求,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认可,可以被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5、我们郑重承诺:两校合作的本管理硕士项目的课程体系、授课内容、授课方式与学位证书表述变化前的完全一样,尤其是在外方师资数量、外方承担课程、外方课程课时数量等方面也会严格遵守国家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符合中外合作办学管理的原则和要求。在清华大学合作具体实施的采用中文授课的本管理硕士项目与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堪培拉校区英文授课的同名项目在教学实施和管理运行上保持一致水平和同等质量。
最后,我们重申:中国和澳大利亚都是法制国家,在教育和办学上要遵守两国的法律和法规,作为学校无权改变法律的规定和实施,作为学生也应当遵守两国政府的相关规定。我们倡导依法、说理的沟通,不赞成传播不实言论和提出非法的要求的行为。
清华大学
二〇一八年三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