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北京亟需加强国际医疗旅游
2012.12.06

来源:《中国卫生人才2011年第7    作者:刘庭芳

 

发展国际医疗旅游,北京无疑颇具潜力。然而,目前国际医疗旅游尚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医疗机构医疗旅游观念亦较滞后,相关法令和政策不完善,这些瓶颈亟需突破。

 

医疗旅游(Medical Tourism)是以医疗护理、康复与休养为主题的旅游服务(世界旅游组织定义)。国际医疗旅游是指人们由于常住地的医疗服务不够完善或者太昂贵,被异地(尤其是异国)价格低廉、具有特色的医疗、保健、旅游等服务所吸引,到异地接受医疗护理、疾病治疗、保健等医疗服务与度假、娱乐等旅游服务的过程。

医疗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以美国为例,为了获得廉价医疗服务,2010年到境外参加医疗旅游人数增至600万人,且其目的地多为亚洲国家。医疗旅游已经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巨大经济利益的产业之一,印度、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视国际医疗旅游的发展。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世界上具有广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对国际医疗旅游者具有较强吸引力。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北京医疗旅游价格相对低廉,而且北京具备丰富的优质医疗技术资源,传统中医独具特色。

令人遗憾的是,北京市的医疗旅游尚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医疗机构医疗旅游观念亦较滞后,医疗机构国际认证滞后。JCI认证作为各国医疗服务国际认证程与国际医疗服务形象的评价标准,已经被广为接受。而我国国内许多大型综合医院尚未得到世界医疗界认可,国内仅有五家医院通过JCI认证(北京市1家)。此外,医疗旅游管理不规范、相关法令和政策不完善,使医疗旅游者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而这一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医疗旅游的声誉及其可持续发展。

北京如何更好地发展国际医疗旅游?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是建立北京国际医疗旅游管理体制。建立卫生系统与旅游系统协调机制。旅游部门与医疗机构要相互协调,及时化解在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实现医疗业与旅游业的对接与联动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北京市医疗旅游市场进行规范,从准入体系、评价体系、监管体系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例如要严格审查医疗旅游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规范各旅游点的服务标准收费标准等,促进北京国际医疗旅游市场有序发展。

二是积极进行大型医疗机构试点。选择12家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服务与设施精良的医院(包括有实力的民营医疗机构),开展国际医疗旅游服务的试点和探索。引导试点医院设置国际医疗旅游服务项目与管理部门,逐步开展国际医疗旅游服务项目,规范国际医疗旅游服务流程。在注意防止公立医院优质医疗资源被国际医疗旅游服务所侵占的同时,探索构建有能力承担国际医疗旅游服务的高端医疗园区和医疗团队。这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战略课题。

三是加强国际医疗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加强两方面的人才建设:其一是国际医疗旅游管理人才,从国际医疗旅游主管部门(卫生局、旅游局)、医疗机构选送部分人员赴国际旅游开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系统学习和培训,更新观念,提高管理能力。其二是国际医疗旅游服务人才,对医疗机构、旅游部门相关服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语言培训,为国际医疗旅游服务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四是创建特色中医保健国际医疗旅游品牌。目前国际医疗旅游竞争较为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北京可以充分发挥医疗技术水平优势,尤其是要创建中医保健国际医疗旅游品牌,建设一批集医治康复、养生保健、观光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中医保健旅游点,积极开拓中、高档医疗保健旅游市场。

五是大力宣传推广北京国际医疗旅游。优势并不能天然地形成市场,国际医疗旅游起步早的国家都认识到对医疗旅游进行宣传推介的重要性。目前,北京医疗旅游在国际上还鲜为人知,市场促销意识也不够强。因此,建议医疗主管部门联合旅游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及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宣传,按市场规律通过媒体和舆论导向大力促进北京国际医疗旅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