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浅谈继续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特点
2012.08.14

  王红玉

    继续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与我国“科学人才观的内涵相一致的。“科学人才观”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以及以人为本,是具有包容性、开放性、整体性和战略性特征的新型人才理念,而继续教育正是为有此学习需求的人群提供了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接受教育的机会,并始终坚持着不拘一格育人才。本文主要从继续教育适应人群广泛、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灵活等三个角度浅谈一下其在我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人才

作者简介  石,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企业管理培训中心主任

王红玉,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企业管理培训中心职员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已成为公认的事实。人才,或者说是人才资源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党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在传统的观念里,经过系统专业化的教育才可以成才,我国教育体系之内的学历、学位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中也的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但是,随着国家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我国从全局角度开始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同。学历、学位教育的学习周期长、所授知识相对单一的特点就不能满足这一需要。而继续教育作为大学后教育的补充,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与继续教育具有的迥异于学历、学位教育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兼容性的特点密切相关的。

一、适应人群广泛

一般所说的继续教育是指已经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具体说,继续教育是一种非学历的成人教育,其面向的对象是在学历上和专业技术上已达到一定层次和水平并还有学习需求的人,这些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新、补充知识,开阔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本职工作的需要。所以,继续教育的内容就是满足这些目的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信息、新技能。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中的继续教育主要是专升本教育,是作为学历、学位教育的一个补充。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他们要求加快人才培养速度和知识更新节奏。继续教育正是顺应这一变化产生,逐步形成了以培训为主的非学历、非学位的教育体系,适应人群既包括专业技术人才,也可以包括党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二、教学内容丰富

继续教育中有以公共管理课程为基础、适应政府不同部门、不同级别干部领导以及基层公务员的课程体系。这是根据国家行政干部轮训计划和我国行政机构改革对公务员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而设计的,从而为我国政府部门公职人员开辟了一条了解行政管理知识前沿、完善知识结构、改善工作程序、提高创新能力的崭新途径。

继续教育中也有以MBAEMBA课程为基础的工商管理类的培训,也有以管理类知识为基础、诠释行业发展规律、解读行业发展趋势、指明行业发展方向的行业类培训,这些课程是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企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现今国内外多变的趋势而设定的,充分体现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有助于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管理者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有助于优化企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框架,打造一支高素质、高能力、高效率的管理队伍。

与教学内容分不开的是授课师资。继续教育施教机构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会聘请不同领域师资:其重视与学校教育的衔接、聘请在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教授和学者讲授理论前沿知识;根据受训对象具有工作背景的特点、聘请有实战经验的专家、行业精英进行案例教学;根据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治、我国商品经济良性循环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指导的特点,聘请相关政府领导解读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为企事业单位管理者指出企业行为选择的方向。

近几年来,我国更为重视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甚至有人提出了建立“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的口号。所以为了满足这种“学习”要求,继续教育的内容更为丰富,其用自己新颖的教学内容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

总之,继续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提供给受训人的“知识”是兼具理论性和实战性的,有利于其执行力、领导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提升、完善其综合素质结构。

三、教学形式灵活

终身教育体系是包括学校教育系统、行业教育系统、网络教育系统、社会教育系统和继续教育系统在内的完善的体系,其中的每一个系统均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互相补充。随着社会发展,迫切要求整合教育系统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不同教育系统的合作成为必然。

继续教育早就开始尝试与其他教育系统的合作。继续教育的教学形式既有传统的面授教学,也有与高新手段——远程网络技术相结合的远程教学。远程教育培训就是把继续教育与远程网络教育相结合,这种教育形式使有学习需求的人在当地就可以学到知识。这样不仅节省了交通成本,而且也有利于更快速的推广和传播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对于贫苦地区来说也是一种节省成本学习知识的便利方式。

此外,继续教育也为受训对象提供了彼此交流的平台。在培训期间,组织学员进行课间或者课后的座谈讨论;组织学员参观考察国内典型企业或者安排与国外企业进行先进管理经验交流;从磨炼学员意志、加强学员之间凝聚力角度出发组织学员开展拓展训练活动等等。

由于继续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具有工作经验的人群,他们不可能拿出很多的时间从事脱产学习。所以,继续教育一般采用非脱产方式,在一定时期内集中几天进行学习。这种灵活的学习方式对于受训对象来说是非常便利的,既不耽误工作又可以学到系统的知识。这也是继续教育区别于学校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

继续教育与其他教育系统以及教学方式的结合丰富了自身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而且更大程度的满足了社会上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他们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适应范围也更加广泛。

 

[本文曾发表于第七届“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被北京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会论文集收录;曾荣获2007北京市继续教育协会论文评选获奖文章纪念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