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远强
【摘 要】本文从供求的角度分析了继续教育中企业拥有的资源和校企合作,论述了合作原理,介绍了校企合作的实践。
【关 键 词】继续教育;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周远强,现任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国际联络办公室港澳台办公室主任
人类已迈入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文化不断进步,终身教育及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在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供求双方中,学校主要作为终身教育服务的供给方和组织者,提供和组织各种资源开展继续教育,满足终身学习的社会需求。各种资源可分为两类,供给方资源如培训项目和需求方资源如学习人员。企业主要具有需求方资源,也有企业能提供供给方资源,因此,学校与企业合作非常必要。
一、四方面的校企合作
学校不仅是继续教育的供给者,还应该起到终身教育服务的组织者的作用,有必要构造合作网络,组织拥有各种资源的企业作为合作方,和合作方一起创造价值。
企业员工和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从学校组织开展继续教育服务的角度来看,企业是重要的需求方资源,是重要的服务对象。但是,企业是否愿意合作接受服务,取决于企业对于学校提供的培训项目的认可。学校应有能力提供和开发能获得企业认可的培训项目。这种合作多表现为为行业提供培训服务、为企业提供内训服务和帮助企业建立自主培训体系的工作。
企业为了培养人才,有的自己开展培训工作,有的甚至设立自己的大学或商学院。企业的培训课程,比较学校偏重于理论的培训课程,更多偏重于实践。因此,与这部分供给方资源合作,将有助于学校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培训项目。这种合作可以体现为校企联合开展对企业的培训服务或在学校统一品牌下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
企业为了发展,会请咨询公司提供诊断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的服务。对培训需求的准确分析和把握,是设计到位的培训项目的基础,是激发学习需求的关键。学校与咨询公司合作,能弥补学校对企业咨询能力的不足,有助于学校充分把握企业的发展需求,掌握先机,提供“对症下药”的培训服务。这种“诊断”和“治疗”的上下游合作,开展不多,但应该是学校介入企业发展战略并协助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校还可委托招生代理企业开展市场工作,进行招生方面的合作。学校要对招生代理企业进行有效规范。
二、对合作的认识
共享资源共同发展是合作的基本特点。这里,资源指如人财物、时间空间、想法知识以及其他等做事情所需要的各种要素。例如,培训的最基本要素是教师和学员。通过合作,合作各方互相交换各自资源,获得自身发展所需但自己又缺乏的资源,并获得发展。例如,通过培训这个合作,学校得到了学费,学员学到了知识。因此,共享资源是合作的出发点,共同发展是合作的目的地。
用合作的方式来做事情,有三部分的工作:首先需要根据做事情所需资源找到合作伙伴,其次是建立共同做事和分享成果的合作协议,第三是执行合作协议。这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寻找合作伙伴的交流工作,即通过有效沟通,相互了解,建立互信,找到共识。一般,需要大量的交流才能找到可能的合作伙伴。第二部分是合作方案的设计工作,即明确合作各方的责权利。有时,需要艰苦的谈判才能达成合作协议。第三部分是合作协议的实施工作,即按约定准确地做事情。
与国内合作相比,国际合作主要有语言不同、文化不同以及体制不同等特点。开展国际合作,采用守势,需要具备一些应对这些不同的能力;采用攻势,需要有国际化的专门人才。在国际交往与合作中,会经常遇到一个词,国际惯例。这个词需要根据场合来理解,有时是没有意义的,有时干脆就是一种借口或吓唬人的词语。
合作中,还需要予以注意的一个方面是合作方和合作方当事人。合作常常是组织(如大学)和组织(如企业)间的合作,合作方就是组织,当事人通常是组织中负责合作的人或团队。当事人非常重要,常常对合作起着成或败的关键作用。当然,当事人不完全等同于组织,因为当事人仅在有限定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代表组织具体进行合作的事宜,并且,组织需要时可以更换当事人。组织的良好品牌有利于当事人开展合作工作,当事人应该通过具体的优质工作来维护组织的良好品牌。
总的来讲,信任是合作的基础,履约是合作的关键,质量是合作的将来。
三、校企合作的实践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积极与企业合作,努力使清华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和其他各种资源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学院依托清华大学优秀的师资队伍、雄厚的科研实力、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和合作关系,借助于现代技术手段,面向社会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教学内容,重在促进“人”的知识更新和素质全面提升。
学院的清华远程企业学堂采用远程教育方式和大讲堂面授方式,为各类企业提供包括企业内训等的服务,帮助企业建立自主培训体系,促进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清华远程企业学堂提供每天近10个小时的全方位培训课程,满足用户同步直播学习、自主点播学习、课件定制学习的需求,初步实现了“随时随地网上教学”的目标。清华远程企业学堂还与20多个省市政府联合组织在当地和在清华的大讲堂,满足学员面授培训的需求。清华远程企业学堂已落户各地企事业单位,团体用户千余家,学员超过100万人次。
学院针对企业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做企业内训项目。例如,与国内某煤炭集团合作的高管内训项目,对企业优化管理结构,把握行业发展前景,提高战略规划能力和战略实施能力起到了作用。例如,与某制造集团开展的系列内训培训项目,加快了企业管理人才的观念更新,提高了企业管理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了企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创新能力。
学院的培训项目除了注重理论知识和系统完整外,还注重实践和解决方案,师资中经常有实战经验的企业人士。学院还与某跨国公司合作联合向另外一家跨国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提供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的一年期管理发展培训项目。
四、结论
企业有终身学习的需求,是继续教育的需求方资源;另一方面,企业也有开展继续教育的供给方的资源,如培训项目,咨询诊断以及市场营销,能够成为继续教育供给方。
合作能共享资源,共同发展。学校与企业在继续教育方面的合作,将同时促进学校的继续教育工作和企业的发展。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教育机构这个平台,起到终身教育服务组织者的作用,有效组织企业和其他机构的各种资源,构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合作网络,为继续教育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胡东成. 院长致词[DB/OL]. http://www.sce.tsinghua.edu.cn/situation/zhici.jsp
[2] Wallin, J. Business Orchestration – strategic leadership in the era of digital convergence[M]. Wiley,2006.
[3]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UNESCO继续工程教育教席工作汇报[R].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工作研讨会,2008.10.
(该文发表于2008年11月召开的第八届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