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创新理念 健全机制——我国继续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2012.08.14

阎桂芝

    继续教育在我国虽然已经得到大力发展,但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首先对继续教育的概念内涵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途径提出建议,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继续教育;发展途径;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阎桂芝,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

一、继续教育的概念辨析

继续教育、培训、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在中国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政府文件、社会媒体都在频繁地使用这些词汇——人们常常用同一词汇来指称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如有的人将“继续教育”一词指称“大学后继续教育”,有的人将“继续教育”指称“继续工程教育”),或用不同的词汇来指称相同的内涵和外延(如用“延续教育”、“回流教育”来指称成年人重新回到学校学习的现象),显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继续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所不同。

为了更好的理解“继续教育”的性质和特征,本文将从继续教育面向的对象、继续教育的提供者、继续教育的功能、继续教育的手段、继续教育的内容、继续教育的时限等六个方面来阐释。

(一)继续教育面向的对象

大多数关于继续教育的定义中,都涉及到了继续教育的对象:如“已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已获得一定学历教育和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大学毕业后在职的、非在职的所有人员”等等。由此可以看出,继续教育的对象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二)继续教育的提供者

从当前继续教育的实践来看,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的机构包括公立/私立机构和营利性、非营利性机构。

其中,公立继续教育机构包括国际组织附属的继续教育部门/中心、国家机关附属的继续教育部门/中心、行业协会附属的继续教育部门/中心、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机构。私立继续教育机构包括继续教育与培训公司。

(三)继续教育的功能

英国学者彼得·贾维斯从社会学角度阐释了继续教育的6项功能,包括:维持社会制度和再生产现存的社会关系,传授知识和再生产文化,个人的晋升和选择,第二次机会和合法化,业余的追求和机构的扩展,发展和解放。

而从个体的角度来看,继续教育具有4项功能,即:补偿功能——个体由于各种原因失去上学机会,通过继续教育来补习相应的知识;发展功能——个体或是由于地位提升,或是工作的领域扩大了,感到能力不足,或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需要继续学习;转变功能——个体使自己能够适应新兴产业或新的工作岗位的要求学习新的知识,比如原来学化工的现在来学计算机,原来学机械的现在来学电子,来学管理等;休闲娱乐功能——个体为了满足个人兴趣爱好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如老年人在老年大学学习书法、绘画。

(四)继续教育的手段

继续教育的手段和途径包括面授(讲授、体验式培训、讨论)、远程(卫星、广播、电视、因特网、函授等)和混合模式。

(五)继续教育的内容

从劳动方式不断进步的角度出发,认为它涉及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新技术和新方法;从传统学科分类角度出发,认为它包括理、工、农、医、文、法、管理等多门学科;有的则对继续教育所涉及的内容作了高度概括,认为它是“人们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

(六)继续教育的时限

所谓继续教育的时限是指继续教育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那一段时间。

关于继续教育的起点,目前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义务教育及基础教育以后”,有的认为是“中学后”,有的认为是“大学后”。总的来说,继续教育应该以一定的学历教育为起点。

而关于继续教育的终点,应该是与终身教育相同的,即持续到生命的结束。

二、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现状

正确认识我国继续教育工作现状及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把握其特点与规律,对于加强和改进继续教育工作,推动继续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我国继续教育总体形势

我国的继续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事业中已蕴含继续教育的工作。但从70年代末我国政府派代表参加了在墨西哥召开的第一届世界继续工程教育大会之后,才开始重视科技人员的继续工程教育。到目前为止,仅有20多年的历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但在政府多种方式的推动下,特别是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以及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提出,我国的继续教育事业得到了惊人的发展,从对特定人群即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开始演变为对社会全体成员的教育,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继续教育活动纷纷开展起来,继续教育市场正在形成。我国继续教育与培训事业正迈入一个崭新的、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与此同时,继续教育办学规模正在逐步扩大。统计数据显示,1991年我国的教育培训机构仅4000余家,到2005年,全国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已经发展到数十万家。中国培训业的市场规模在逐步扩大,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迅速增长。办学机构的规模也在增大,培训教育业的连锁企业数量稳步增长,目前主要培训教育连锁品牌的店铺增长率约26%。(知名的教育培训连锁机构如北大青鸟、新东方等)。

(二)当前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特点

1.非学历教育日渐兴盛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和用人制度决定了人们非常重视学历教育,而忽视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操作技能为目的的非学历教育,高校成人学历教育的比例远高于非学历教育。但近年来非学历教育增长势头强劲。这与三大因素有关,一是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学习者学习需求变得多样化。二是就业形势严峻,每年约有30%的大学毕业生不能一次性就业,文凭热在降温。三是高校入学率提高,为发展继续教育打下基础。因此,以提高学习者能力为目的的职业技术培训、工作岗位培训、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这类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发展势头强劲,大有盖过学历继续教育之势。据《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全国接受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249.56万人次,当年已结业365.99万人次。

2.继续教育运作市场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继续教育体制,是按照行政部门的计划进行继续教育工作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成熟,以往的继续教育体制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继续教育具有产业性质,这是由它的资源消耗性、可生产性和可经营性所决定的。继续教育的产业性质与教育培训市场紧密联系,现代继续教育已经进入培训大市场,遵循市场规律,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继续教育活动。继续教育机构普遍建立了以竞争为手段、以提高效益为目的的市场运作机制。政府正在转变为市场竞争秩序的维护者、公共服务提供者和宏观调控者。

3.继续教育办学机构多样化

根据各类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机制、背景、掌握资源等因素,可将现有的继续教育机构分为以下八类:

1)国内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和部分学术院系。高等学校依托其优秀的师资队伍、丰富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及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和合作关系,成为目前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很多高等院校,除继续教育学院之外,还有部分学术院系也对在职成人开展培训,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等,他们根据学科特长在特定专业和领域中开展培训;此外,高校的商学院,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清华经济管理学院,也参与了针对高层管理者的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

2)境外高校的培训机构。境外高校培训机构对高校继续教育的竞争影响是比较间接的,因为除了少数在国内直接招生外,大多是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涉足国内教育培训市场。这类机构主要有四类:一是专门从事继续教育的高等院校,如马里兰大学学院完全面向在职成人;二是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如宾州州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斯坦福职业发展中心;三是高校的各学术院系,如康奈尔大学的饭店管理学院;四是高校商学院,如哈佛大学商学院。

3)国内独立的商学院。以中欧商学院、长江商学院为代表的独立商学院,从建校起就具有资金充足、体制灵活、中西结合三大优势,这使得他们具有了较强的课程研发和创新能力,较高的国际化水平。

4)国际培训和咨询公司。国际培训和咨询公司在资金、实力、规模等方面已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凭借先进的培训理念和技术、完善的课程体系、优良的服务精神、专业规范的运作管理在国内培训市场有了立足之地。他们主要关注管理培训领域,能很好地将咨询和培训加以结合,为企业提供整体化的解决方案,除提供培训外,还提供前期培训需求诊断、培训规划、培训体系指导建设,以及后期培训效果转化指导、培训效果评价指导等服务。这类机构如美国智越咨询培训公司、法国企顾司管理培训公司等。

5)本土民办培训公司和咨询公司。国内的教育培训公司虽然不具备高校资源或者政府背景,但他们由于具有灵活的市场导向性,因此在市场上也占据了较大空间。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民办培训机构23470所,876.84万人接受了此类培训。然而与国际大规模的培训机构相比,本土民办教育培训公司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且良莠不齐。但经过近两年来优胜劣汰的竞争,也涌现了一些具有一定规模,有一定课程特色或营销特色培训机构,如新东方、北大青鸟、巨人集团、聚成等,主要涉足IT培训、外语培训、管理培训和少儿教育等领域。此外,很多本土咨询公司如竞越、影响力等也都将管理培训作为其重要业务。

6)企业大学和企业商学院。包括跨国公司的企业大学,如摩托罗拉大学、惠普商学院、爱立信中国学院、西门子管理学院等,以及国内大型企业的大学,如海尔大学、蒙牛商学院等。这些企业大学除了培养本企业员工外,还为企业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甚至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培训服务。具体到不同的企业大学,其定位是有所差别的,如惠普商学院完全定位于对外培训服务,公开对社会招生,甚至还设置了MBA项目。企业大学和商学院的特色还在于所聘请的师资大都由企业家担任,他们有着丰富的管理和业务实践经验。

7)政府背景的培训机构。这些培训机构的优势在于拥有其他培训机构所无法获取的垄断性资源,有着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前沿的培训资讯,具有培训需求稳定、培训对象稳定的特点。政府部门的培训机构主要以资格认证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研讨研修培训为主。

8)学术性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媒体等各类社会群体组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针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继续教育,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中华医学会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各大媒体如经济观察报、搜狐网等提供财经管理类培训以及新闻人才培训。这些专业的社会组织掌握了本行业、本专业的大量人和物资源,开展了较为专业的继续教育项目。

4.教育培训领域多元化

当前,我国继续教育领域范围广泛,项目品种繁多。主要涉及管理培训(包括MBAMPA的核心课程)、IT培训、外语培训(包括留学英语培训、英语证书培训、小语种培训、实用英语培训)、各类职业培训(如会计、金融、精算、营销、传媒、物流培训、游戏人才等)以及其他类别各个行业和领域。

1)从市场细分上看,IT培训和外语培训是教育培训的两大支柱。2006年中国IT教育培训市场销售收入44.78亿元,同比增长21.2%,与上一年19.8%的增长幅度基本相当。而培训机构也开始出现“寡头化”,国内前5IT培训巨头已占据整个市场50%以上的份额。

2)据《2006中国培训教育业连锁经营发展调查报告》指出,当前全国英语培训机构的数量达到5万家,英语培训市场的总值约为150亿元人民币,到2010年中国英语培训市场总值将达300亿人民币。另据业内人士分析,北京市大大小小的各类外语培训班、考试辅导班正在以每年60%的速度递增。在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加强以及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等背景之下,未来的外语培训前景仍然看好。

3)近年来,管理培训有较高的市场热度,据分析,每年全国的市场份额也有50亿元之多,并且还在不断增长,到2008年,这个市场的价值将达到200亿元。在管理培训领域中,销售、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等专业需求量最大。

5.教育培训模式专业化

业内人士通常根据项目和课程开发流程的不同,将教育培训模式分为公开课和内训课,近来,随着对个性化和专业化培训的需求高涨,又从两种基本培训模式中衍生出了教练式培训和咨询式培训等培训模式。

1)公开课

公开课是指在招生之前,由继续教育办学机构的项目负责人和教师根据市场需求共同制定教学内容,客户能从个体需要出发,自主地选择不同的课程或者课程模块。

2)内训课

也称为“定制式课程”。依据单个企业等组织机构的特性和需求而“量身定制”的专门课程,其课程内容、学员人数、教学方式、授课地点和培训时间依据企业的需求而灵活设置,课程内容与企业的战略、文化、经营方式紧密联系。各大培训机构的内训课程的流程基本包括:前期企业调研、共同设计课程、培训课程实施、效果评估几大内容。内训课能充分考虑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竞争环境、文化特质、人员特性和发展状况等因素,依据企业的需求灵活设置授课教师、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

3)咨询式培训

又称为顾问式培训。它是指培训机构通过与企业进行全面深入的互动沟通,准确把握企业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问题的本质原因,提供针对性的系统培训方案,通过测评式培训、推进式培训、案例互动培训及跟进辅导和系统支持,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推动企业快速发展。近来,咨询式培训模式很受大中型企业的欢迎。传统培训主要是面向个人,关注个人成长,而这种咨询式培训的重点是通过培训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推动企业发展,更强调企业问题的个性化解决,更加注重培训的前期调研和后期效果落实。

咨询式培训弥补了传统的内训课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弱点,整合了管理咨询和管理培训的优点。这种模式已成为大型培训机构的发展方向。

(4)教练式培训

为了解决培训针对性差的问题,近来很多培训机构推出了“教练+培训”的教练式培训。也就是通过一对一的辅导,引导学员发现基于自己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法,使培训所传授的技能方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极大地提高了管理培训效果。如深圳的“培训者俱乐部”推出了培训师和教练集于一身的培训模式,培训机构为每位学员建立一个档案,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每一个课程的辅导周期长达4-8周,这种模式也受到了很多客户的认同。

6.远程教育规模快速增长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弥补了面授继续教育的不足,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的个性学习方式,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保障和无限发展前景。从总体情况看,我国的远程教育总体出于起步阶段,但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2005 年中国远程教育市场规模达到121 亿元,同比2004 年增长14.7%。据专业机构预测,在2008 年、2009 年以及2010 年中国远程教育市场将分别达到223 亿元、272亿元以及334 亿元。2005 年中国远程教育用户为805 万人,2008 年将达到1510 万人。

7.国际合作和交流活动频繁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际交流和合作办学活动越来越频繁。这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国际继续教育学术交流活动频繁。我国陆续参加了多次世界继续工程教育大会。此外,其他各类继续教育和培训领域的国际交流会议、研讨会和参观考察活动也经常举办。其次,国际合作办学活动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办学是优化配置继续教育资源、实现继续教育优势互补、借鉴国家先进经验、提高继续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很多继续教育机构,特别是高校,都大力开展了多形式全方位的中外合作办学。据统计,中外合作办学中,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四个英语国家的合作项目最多,其次是欧洲大陆的德国与法国,再次是亚洲的日本与韩国。

总之,当前我国继续教育与培训行业的发展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具体表现为宏观形势看好,需求强劲,市场规模容量巨大,市场空间广阔。可以说,我国继续教育与培训事业的发展态势是蓬勃发展,方兴未艾

三、我国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由于我国继续教育出于快速发展和变更阶段,还有很多问题亟待完善。

(一)资源不足而效率低下

随着学习型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继续教育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我国继续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国内继续教育机构的教育资源总量来看,限入了继续教育资源在不足的情况下又处于低效运行的矛盾之中,一方面教育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教育资源运行效率低下。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分散运行,教育培训服务方式单一,导致教育培训资源有效供给不足,各自为政,发展极不平衡。

(二)缺乏重视而动力不足

首先,政府部门重视不足。继续教育体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目前,我国继续教育体制还不健全.还没有建立统一的继续教育专门管理机构来对继续教育进行宏观指导、全面规划、分布实施;继续教育法规制度还不健全,没有从法制上确立继续教育的地位。

其次,办学机构重视不足。当前还存在着学历教育是主业、继续教育培训是副业的观念,继续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在许多高校,继续教育仍然处于边缘地位,只重视本科和研究生的普通高等教育,没有把继续教育纳入学校的整体事业发展规划。

再次,用人单位重视不足。国内很多企业不重视对员工的继续教育投资和人才开发。《培训》杂志2007年的调查显示,5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在他们所处的公司中,几乎不给个人提供培训费用。民营企业中不提供培训费用的比例很高,为77.91%。中人网的调查数据显示,对公司培训非常满意的只有2.73%,感到非常不满的以及不太满意的分别占到了33.46%27.22%。我国规定企业必须按工资总额的1.5%提取用作培训经费,可是这个规定并没有得到落实。根本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如IBM、摩托罗拉等用于培训的经费占工资总额的5%10%;德国培训工人的费用每人能达到67万马克。

(三)市场庞杂而竞争混乱

教育和培训市场空间巨大、利润丰厚、缺乏监管、进入门槛低,这吸引了众多的进入者,各类办学机构为争夺生源展开了激烈混乱的竞争。很多教育培训机构为了寻求效益,招徕生源,不择手段,大打培训“价格战”,这又往往带来教学水平下降和课程质量缩水。据2006年中国质量诚信消费监督网统计报告,收退学费历来是培训投诉的热点问题,有些培训机构往往会许诺在报到开班三天或者一周内可以无条件退款等,但消费者真正退费的时候却以各种理由不给退费或者扣除大笔的费用。甚至有一些办学条件差的培训班以虚假承诺吸引学生、家长,造成了市场明显缺乏规范化,混乱无序。

(四)良莠不齐而缺乏特色

当前,各种各样培训班的课程设置、培训对象、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就目前教育和培训市场看,中低层次的培训仍是其主流。据调查,北京市每年新增教育培训机构300家,同期自然“死亡”也有300家,淘汰率之高很大程度上是这些机构市场定位不准,没有找准适合自己的细分市场并制定适合自己的竞争策略。当前,继续教育领域中同质化现象严重,很多继续教育机构的课程处于低水平复制阶段,培训教材的粗制滥造,相互抄袭现象严重,培训模式单一,项目缺乏特色。

(五)鱼龙混杂而人才匮乏

随着继续教育和培训市场的规模增大,对授课教师和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在增大,但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人才相当匮乏,首先,师资队伍鱼龙混杂,优秀讲师缺乏。好的授课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必须掌握高超的授课技巧。但目前讲师队伍鱼龙混杂,有的善于作秀、注重形式;有的只有空洞理论,缺乏实战经验。其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特别是懂营销的管理人才缺乏。继续教育的管理人员、市场人员、课程推广人员等普遍缺乏营销理念。追求短期利益,缺乏品牌意识,竞争手段单一,特别是缺乏以顾客为核心的服务意识。

四、继续教育的发展途径

由于继续教育在培养对象、培养目标、教学组织形式与运行机制等诸多方面都与传统的全日制教学不同,这就决定我们不能简单照搬、复制传统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随着继续教育运作机制的转型,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总结继续教育自身具有的独特属性和发展规律。这是从事继续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课程研发

为始终保持继续教育的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必须开展课程的创新和研发工作。课程研发应从规模、效益、可持续发展几方面综合考虑,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项目群。课程的研发不能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队方式。因此,在进行课程开发时,应着眼于可持续的发展,形成一个合理的培训课程储备和更新制度。此外,开发特色化和个性化的课程,还需注意三个方面:1、充分发挥本办学机构特别是高校的学科优势,或者其他可支配利用的教育资源;2、考察该项目的市场前景和行业发展前景;3、切合本机构的品牌战略和核心文化。

(二)开发人力资源

继续教育培训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的水平,这是继续教育质量保证的关键。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是国际上公认的成功的作法。首先,培育适当数量的专职教师。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机构的竞争力,对于设置专职教师的数量,办学机构要有一定规划,否则会造成巨大的成本压力。其次,多渠道建立结构合理、动态调整的兼职师资队伍。应该通过明确有效的协作机制建立多种合作关系。

此外,还要提高继续教育机构本身的员工专业素质,应当有计划的培训自己员工,提高员工的培训市场营销素质和项目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促进人力资源优化组合。办学机构能够根据不同的任务灵活组建工作小组,如市场调研小组、项目研发小组、教学评估小组等,打破固定部门的限制,将分散的技术、人力和管理等资源迅速集成一个高效快捷的团队。

(三)进行科学评估

继续教育的效果如何,需要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估体系,建立有效的回馈圈。这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由谁来评估?其次,评估应当通过哪些手段,考虑哪些因素?一般来说,继续教育评估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学员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学员满意度的评估,主要考虑以下内容:首先,学员对培训内容满意度的评估,包括培训内容的相关性、与培训目标的匹配程度、学习需求的针对性、培训内容是否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培训内容的整体有用性等。其次,学员对培训组织管理的满意度的评估,包括培训时间安排是否合适、培训场所环境如何、培训使用设备和器材准备如何、学员的投入和情绪反应如何等。

二是对学员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估。为了检查培训效果,对学员的学习成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估:一是培训前和培训结束时对学员培训知识进行检验,主要考察学员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二是培训结束后,考察培训对学员回到工作岗位后对工作是否产生作用,特别是所学知识和技能对工作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第一个方面操作简单,也是对学员学习的一种督促,可以全面展开实施;第二个方面评估起来成本较高,且不易把握评估标准,建议可以随机抽取个案进行调查。

三是对培训讲师的教学进行评估。对培训讲师的评估可在培训前和培训后分别进行。培训前可以采取试讲和审查教案教材等方法;培训后可以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评估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培训目标的要求、课程形式是否被学员接受、培训方法是否得当、讲师表达能力如何、教学活动的逻辑性、教学方法策略的规划实施、教师备课情况、教师上课的情况、课程还需要进行哪些改进等。

(四)创新营销模式

尽管继续教育已涉入了市场化运作,但是继续教育的市场营销策略水平较低,如单一的证书营销模式,单纯以证书吸引学员,而缺乏战略的、整体的营销规划。因此,首先应当采取具有战略意义的营销模式,从战略的高度注重市场培育,做好市场规划和市场运作,设置可持续的品牌营销战略。其次,树立以学员为中心的营销模式。不仅要提供高质量的培训内容,还要以学员为中心提高其满意度,培育顾客忠诚度,如教学服务支持以及教学双方关系维护等等。最后,针对性地建立营销策略。办学机构可在细分市场基础上,根据特定顾客群的需求和偏好进行营销。创新的经营模式对于培训成功非常关键,不仅能够节约成本还能提高培训效率。如近来兴起的学习卡培训模式,它是采用会员服务模式,通过组建多家企业集团采购,有效分摊高额的讲师费用,降低单个企业的培训成本。

(五)整合培训模式

远程教育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在我国当前很多办学机构将面授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割裂开来,特别是高校的远程教育俨然以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独立设置的网络学院在项目规划、课程设计、招生、考核、认证等各个方面都自成体系。网络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的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造成了严重资源浪费。实际上,远程和面授都是一种教学手段和学习形式,各具优势。继续教育应该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面授和远程两种教学模式的各自优势。有效的继续教育教学模式,不是片面的追求先进的高科技的信息技术,而是将面授和远程两种教学模式很好的加以结合,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在这种定位下,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是一个整体,远程教育与面授教育的唯一区别就是学习方式不同,而它们在学习的内容、考核标准、认证形式上都是完全相同的,学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条件选择不同的学习形式。

总之,继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才能保证培训效果和质量。

五、我国继续教育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尽管我国的教育培训行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在良好的宏观政治、经济形势下,发展前景仍非常广阔。

(一)品牌化

面对日益激烈的教育培训市场竞争,打造培训品牌,塑造精品项目将成为教育培训机构赢得客户、持续发展的关键。未来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将更加注重通过项目研发、明确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制定品牌化发展战略,塑造精品培训项目群,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也将成为继续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二)国际化

随着我国教育培训市场进一步开放,国内外教育培训市场开始逐步融合,国际化成为未来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趋势之一。这种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师资国际化,二是学员国际化,三是教学模式国际化。国外很多优秀的培训机构都具有着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质的培训资源,我们可以抓住国外教育和培训机构进入中国的有利时机,通过国际合作这种形式,采取联合办学,或请进来、或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开发继续教育的国际市场,向国外输出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

(三)规范化

未来的继续教育工作将由一种松散式管理逐渐向规范化管理过渡。这种规范化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教育培训机构管理的规范化。主要是通过国家、行业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终身学习法)建立教育培训机构的准入机制与监管机制等保证实施;另一方面就是教育培训机构内部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当前,很多培训机构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有一些机构开始通过引进ISO9000的理念和方法,完善教育培训质量保证制度体系,明确教育培训质量标准,规范教学流程,形成教育培训机构内部决策、执行、监督相对明晰的管理机制等。

(四)专业化

继续教育不同于全日制本科生教育,自身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专业性,因此,无论是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应用还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都不能简单照搬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继续教育专业化发展将是发展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继续教育的专业化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继续教育师资专业化、继续教育从业人员的专业化以及继续教育管理专业化。

(五)多元化

终身学习无论是在学习的对象上还是在学习的内容上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多样化特征。随着终身学习社会的到来,继续教育也将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包括学习者群体多元化:表现为继续教育不再只面向在职人员,开始关注下岗人员、老年人、农民等群体学习需要的满足等;培训内容多元化:表现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培训和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高端培训与大众化培训相结合,理论传授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国际化培训与本土化培训相结合等;培训形式多样化:表现为远程和面授相结合,长期与短期项目相结合等等。

(六)技术手段综合化

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继续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使得随时、随地、随意的学习行为成为可能。但同时,由于各种教学手段均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充分整合各种技术手段,特别是加强传统面授手段与远程教育手段的融合,发挥各种技术手段的优势就成为未来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

[本文根据作者在第七届“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的发言稿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