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敏 武春杰
【摘 要】 建立创新型国家对于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于创新进行了界定,并提出创新的关键在于商业模式的设立。基于此,清华大学领导力实验室结合自学习、自组织的特征映射原理,开展了相关实践进行分阶段创新思维训练,为高等工程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借鉴。
【关 键 词】创新; 商业模式; 领导力实验室; 高等教育
【作者简介】钟 敏,现任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南区管理培训中心主任
武春杰,现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南区管理培训中心职员
一、引言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把科技工作提高到了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战略高度上来,1988年更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点;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做了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为题的讲话,提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的任务。并且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由“科教文卫体系”纳入到经济发展框架,创新成为国家意志。
创新的概念最初是由奥地利学者熊彼特在1912年提出来的,其原意是通过广义的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其重点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形成新的生产能力获得经济价值,在本质上达到研究开发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即实现技术商业化。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当中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非常严重。本文通过揭示创新的根本和关键,将“领导力实验室”探究型自主学习模式引入教育实践中,运用自学习、自组织的特征映射原理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促进技术商业化。
二、创新及其关键——商业模式
(一)技术商业化的两种模式
技术商业化,分为以技术为推动和以市场为推动两种模式,如下图1所示。

图1 技术推动和市场推动的创新过程
无论是技术推动还是市场推动,成功的关键是产品开发这一环节,即如何促动市场需求或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确定后续商业化的可行性并争取持续的资金投入。结合清华大学技术转移体系及其实践的研究,将技术商业化过程分解为两个过程、五个阶段,如图2所示。

图2 技术商业化的过程
技术商业化中由技术转化为产品的过程是技术价值建立的过程,分为构想阶段、孵化阶段和示范阶段,只要认清各阶段的内涵,把握其中成功的关键因素,充分调动接口资源,那么成功的机率必然会大幅提升。而在后期产品商业化的过程中,如何将产品价值转化为商业利润,则需要充分运用推广和衍生阶段,确保技术商业化的最终成功。这一过程中,对于商业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
(二)商业模式的重要性
所谓商业模式就是一套能够有效获利的运作方式,能将投入转化为产出,并在计划时间内实现利润目标与企业愿景①。一般而言,商业模式由客户界面、价值网络、核心战略和基础资源构成,如下图3所示。

图3 商业模式的结构
在这个架构中,产出端在“客户界面”和“价值网络”,投入端为根据“核心战略”整合的“基础资源”。商业模式的确立过程中,投入、产出之间是可以转化变通的。对于新事业开发而言,就是以商业模式的创新为主导,从客户界面,价值网络,核心战略,基础资源等各个方面、在各个作业层面启迪人们去尽情地进行发明创造,为新事业规划一条能将市场机会转化为商业利润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才使得创新思维可塑造、可培养,为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可能。
三、行动中学习
由于技术本身尚未成熟或市场尚未呈现等原因,技术商业化的过程蕴含了很多风险,如技术可行性风险、客户需求风险、市场成长风险等等,这些不确定性的存在意味着商业模式的设立,创新思维的训练需要在行动中不断积累。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政府管理培训中心在借鉴西方领导力培训研究的基础上,整合开发了以创新思维训练为出发点,以自学习、自组织神经元网络的特征映射原理为依托,包含“领导特质”“事业创新”“组织变革”三大系列培训课程的领导力实验室探究型自主学习模式,为商业模式的创建和实施提供方法。
(一)自学习自组织神经元网络的特征映射原理
在自学习自组织神经元网络模型中,若干神经元排列成阵列,由于各神经元不但接受输入矢量,而且还接受阵列中其他神经元送来的信息,即侧反馈。各神经元的联结权值有一定的分布,最邻近的互相激励,而较远的神经元受到抑制,更远一些的则又有较弱的激励作用,如图4所示:

图4 侧反馈示意图
自学习自组织特征映射是一种无教师的聚类方法,分为自学习和自组织的两个过程:一是最佳匹配神经元的选择,二是权矢量的自适应变化过程。清华大学领导力实验研究基于特征映射原理,通过创造性思维以及组织创造性的讨论做出决策或得出结论,建立自学习发散思维和自组织收敛思维的创新机制。鉴于同时使用发散和收敛思维两套方法,创造性会被抑制,思维就会终结于普通的想法。因此,分阶段使用这两种方法来设计商业模式。
(二)自学习发散思维
1.自学习发散思维的理论依据
在神经元网络受到外界刺激时,在刺激最强的地方形成一个气泡。如图5所示,随着时间t(=0,1,2,…)的增大,在此气泡区中输入矢量各分量至第i个神经元的加权和
会自动调节。图5中当t>7时这一气泡的最大值达到饱和值(10),而气泡区以外的神经元输出被抑制到0,从而形成一个具有陡峭边缘的“聚类区”。

图5 聚类区的形成
当有许多输入时,在神经元网络模型中就有多个上述类似的聚类区。
模拟自学习发散思维过程,以鼓励探索多种选择和可能性,并得出新看法和新观点。自学习发散思维能引发新见解,产生多种答案或者可能性,刺激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常用的技巧包括:假设、提问、关联、遐想、整合,其指导方针是:不判断任何观点正确与否,接受所有的观点;不关注质量,只关注想出观点的数量;构建或者扩展彼此的观点;寻求激进的或者“突破常规”的观点;将所有观点列出。
2.自学习发散思维的实践
领导力实验室在课程设置中强调自学习发散思维的培养,开设了创新思维与科学决策、创新思维与领导艺术、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等一系列课程,同时结合培训单位需要开设了政府创新和企业优势集聚、新型工业化与自主创新等课程,并将自学习发散思维的培训贯穿其中。典型的做法是“思维导图”,即在授课中以一个核心词语或概念为中心,在这个核心词语周围给出三到十个与该词语相关的主观点,然后在每个主观点周围再给出与这些词语相关的三到十个子观点。
绘制导图的时候,可以使用提问、关联、整合的发散思维技巧。用“思维导图”来激发富于活力的参与。图6就显示了破坏性创新商业模式必须关注的问题。

图6 破坏性创新商业模式的思维导图
(三)自组织收敛思维
1.自组织收敛思维的理论基础
在神经元网络学习及工作过程中,把若干神经元排列成一个二维阵列,其输出节点是二维阵列分布,每个输出还要反馈到相邻一定范围内的神经元。通过这些阵列中各神经元配合活动产生的输出来反映输入矢量集的特征,它所形成的聚类中心能映射到一个称为“黑板”的二维图表上,同时,保持拓扑结构不变。黑板记录了输入特征量和神经元输出结果,我们用图形直观地显示在如图7所示的黑板上,通过图形追踪自组织的动态过程,看到直观结果。

图7 自组织收敛思维过程
模拟自组织收敛思维过程,以检验并缩小选择范围,从中选出最佳方案或者得出结论。自组织收敛思维就是在自学习发散思维产生各种方案的基础上集中方案选择的思维过程。进行收敛思维时,首先是建立标准或指导方针,然后评估每个方案,最后,做出最优决定或者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2.自组织收敛思维的实践
结合自学习发散思维过程中创新商业模式的设计,在通过广泛的讨论和听取不同意见的前提下,要使所有人或者多数人的意见达成一致是非常困难的。此时,就要用收敛思维的方法或技巧从争论和情绪化的反对声中获得突破并达成一致意见,通过分类、排序、调整、精炼、抉择等技巧,为创新提供解决方案。以加权表决法为例,说明领导力实验室在实践中对于自组织收敛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加权表决”是一种达成一致目标的有效方法。通过加权表决来判断哪个方案是得到大多数参与者最普遍赞同的,并促进达成一致意见。
通过对各方案的信任度投票的方式做出加权表决,投票时,每个人拥有的选票数应该是方案数的两倍。比如,如果一共有四个方案,每个人就该有8张选票。每个人投票时应该遵循如下规则。
(1)每个人都要投出他的所有选票。
(2)不允许一个人将他的超过50%的选票投给一个方案。
(3)每个人至少要对超过50%的方案投出自己的选票。
(4)所有投票要公开并记录到下面的黑板。
表1 加权表决
投票者 | 方案 A | 方案 B | 方案 C | 方案 D |
1 | 0 | 2 2 | 3 3 | 3 3 |
2 | 4 4 | 0 0 | 4 4 | 0 0 |
3 | 2 2 | 2 2 | 4 4 | 0 0 |
4 | 2 2 | 1 1 | 3 3 | 2 2 |
5 | 1 1 | 0 0 | 4 4 | 3 3 |
6 | 3 3 | 2 2 | 0 0 | 3 3 |
总计 | 12 | 7 | 18 | 11 |
在每位参与者投票后,统计和计算选票,看看哪个方案获得了最大的支持。
除此之外,自组织收敛思维的技巧和方法还包括:目标和标准检测、整合和删减、成果/资源分析、见解和原理揭示、加权表决、利/弊与推进/不推进分析等方法,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四、实践及结论
(一)教学实践
2007年,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政府管理培训中心在全国27个省、区、市累计开办各类培训班146个,其中,开设创新类课程的班级达到83个,占比约56.85%;2008年中心更加强了创新思维训练的相关课程,全年开设的225个培训班中,156个涉及创新类课程,占比69.33%。此外中心还开设了“科技与创新管理”、“自主创新与经济管理”、“开放型经济与自主创新”等专题研修班,先后为湖南株洲天元区、贵州省科技厅、郑州二七区、南京市国资委、绍兴县委组织部、鄂尔多斯市人事局、湛江市委组织部、韩国科技产业振兴协会等单位提供专业而丰富的课程,仅专题课程的直接受益者就达到945人;同时更有“清华大学领导力论坛”,“政府管理大讲堂”等活动,丰富了课程设置,将创新思维的训练拓展到更广的范围。
根据不完全回访显示,很多学员都运用创新思维训练的方法指导实践工作,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南京市国资委的学员即表示:通过领导力课程、创新课程的学习,使自己真正转变了思想方法,拓宽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实现了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的转变,从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近视发展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转变;鄂尔多斯市人事局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运用网站资源推进政务公开,加快阳光人事建设,增强政策宣传,更好的为鄂尔多斯市人事人才建设事业服务;贵州省科技厅也结合十七大精神,积极开展省内科技开发、科技创新工作:先后确定了8个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分别与同济大学、安顺市、贵阳高新区、铜仁地区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并设立中药民族药研究开发中心、茅台科技联合基金等推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学员的成绩印证了创新思维训练的可行性,也为领导力实验室课程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结论
基于创新实践中,商业模式的重要性,创新思维的训练急需教育模式的转换,本文基于自学习、自组织的特征映射原理,结合领导力实验室的相关实践进行创新思维的分阶段训练,以期对现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1.创新过程中,经济价值的实现是目的,商业模式的设计是关键。
熊彼特的定义和近年来我国的相关实践都强调了,创新的最终目的是经济价值的实现,无论是技术驱动或市场驱动,只有实现了技术与经济价值的结合,才能称之为创新。而在创新过程中,诸多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商业模式的设计是关键,只有对“客户界面”、“价值网络”、“核心战略”和“基础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和整合,设计出合适的商业模式,才使得创新可以训练,更易实现。
2.坚持行动中学习,分阶段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将极大提高创新能力。
基于自学习、自组织的特征映射原理,对创新思维的训练分阶段展开,构建适当并具有持续生命力的学习型组织,并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一系列方法的运用,对问题进行自学习发散和自组织收敛两阶段训练,最终实现对于问题的系统思考和创新性结论。
3.领导力实验室教学模式是创建和实施商业模式的最佳方法,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领导力实验室探究型自主学习模式是讲授型教学的递进与延伸,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思维培训模式。商业模式的关键地位使得创新思维训练有据可依,领导力实验室通过相关的教学实践,为商业模式的创建和实施开辟了方向,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实践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 钟敏.领导力实验室[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上海三联书店,2002.
[3] Gary Hamel.Leading the Revolution[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0.
[4] Clayton M.Christensen, Michael E.Raynor.The Innovator’s Solution[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
[5] Peter Senge,B. Flowers,O. Scharmer,J. Jaworski.Presence: Human Purpose and the Field of the Future[J].Cambridge:Society for Organizational Learning,March 2004.
[6] 钟国辉,刘玉.创新人才培养与Dian团队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
[7] 包蔚然.学习实验室[M].上海:三联书店,2005.
[8] 钟敏,党少勇.领导力实验室研究型培训探析[J].继教教育,2006,(11).
[9] 钟敏,贺林.我国不同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8,(3).
[10] 钟敏,王晓鸽.以团队培训推动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和领导培养[J].继教教育,2008,(2).
(该文发表于2009年11月召开的第七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