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企校继续教育合作的模式及其实践
2010.10.11

张玉坤  包文静
【摘   要】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出现代企校继续教育合作的四种模式,即专家咨询服务、企业定制课程、专业人才培养和企业学习平台。在每一种模式下,结合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成功经验和作用,以对企校继续教育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助益。
【关 键 词】企校合作;继续教育;模式
【作者简介】张玉坤,现任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学督导组主任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总结过去、研究现在、谋划未来,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对于企校继续教育合作来说,就是要总结企校继续教育合作的方法与经验,分析企校继续教育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办法,为企校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未来提出有益的建议。
一、   现代企校继续教育合作的模式
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给企校继续教育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使企校继续教育合作从单一的委托培养发展出多种模式,可概括为如下四种:
(一) 专家咨询服务
专家咨询服务是高校的专家为企业提供咨询。专家在对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讲座或参与到项目中,指导企业分析环境中的机会和风险;通过研讨和对话,使企业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发现面临的问题和矛盾,进而科学地作出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促进企业的有效成长。
(二) 企业定制课程
企业定制课程是高校依据企业的特性为企业中高层管理者“量身定制”内训课程。结合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竞争环境、文化特质、人员特性和发展状况,做深入的培训需求分析,为企业提供各种类型的培训解决方案。培训目标、课程内容、授课教师和教学方式均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既针对企业的实际问题,又提高企业管理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取得个人和企业组织的共同发展。
(三) 专业人才培养
专业人才培养是高校为企业核心技术人员提供的专业教育。高校依据其强大的学科优势、科研优势和专家队伍,帮助企业解决核心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问题,指导企业的重大项目和重点科研课题,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 学习平台共建
学习平台共建是高校与企业一起为企业员工提供终身学习平台。学习平台共建依托高校的综合优势,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培训资源,结合企业员工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搭建企业自主学习体系。
以上四种企校继续教育合作覆盖了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企业全体员工。针对不同层面的人员,设计不同的培训目的和目标,量身定做具体的培训方案和内容,全方位满足了企业各种层面人员的继续教育需要。
二、   企校继续教育合作实践
在继续教育的实践中,企业和高校有很多合作。这些合作基本涵盖在前面总结出的四种模式中,下面我们就每一种合作模式举一个典型例子展开讨论,总结成功的经验及其意义和价值。
(一)专家咨询服务—中国五矿集团与清华大学的合作
自2008年四季度以来,世界经济危机使中国五矿集团遭遇严重的经营困难。为了尽快摆脱困境,五矿集团积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出与清华大学进行专家咨询服务合作的动议,即请经济学家胡鞍钢教授到五矿给集团党组作科学发展观报告,指导集团公司高层探索五矿发展的新思路。
合作确定后,双方进行了及时沟通。五矿集团把公司的产业振兴规划研究报告、年度工作报告,以及公司领导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动员报告、实践活动等资料提供给胡教授,同时提出要求,希望胡教授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五矿的发展给予指点和帮助。五矿集团领导明确指出这次咨询合作要‘有的放矢’,‘的’就是仍在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的世界经济衰退和仍然严峻的我国经济形势;‘矢’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讲就是请专家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提出解决公司应对危机和困难、正确开展企业经营管理各项工作的有效措施和办法。
教授对集团公司所提供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学习和研究,针对五矿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在给高层党组的咨询过程中,胡教授对国家近期振兴经济的政策,特别是和五矿主营业务紧密相关的重点问题做了深度解读,帮助领导班子认清形势,明确方向,找到走出困境的突破点。胡教授特别提醒领导高层从系统的角度思考问题,“你难,竞争对手也难。在困境下,谁能顶住压力,更快地找到出路和办法,谁就是最后的赢家。”引导集团高层围绕如何解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使此次专家咨询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种专家咨询服务很有意义。首先专家咨询服务虽然经常以讲座的形式出现,但绝不仅仅是一个讲座,而是知名专家与企业高层之间就企业发展的互动与对话。专家见多识广,企业高层对企业自身的实践了若指掌,他们的思想碰撞产生的是拯救企业于危难中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其次,这种专家咨询服务给学者带来了调查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专家通过对企业的调研,增加了对企业实践的了解,使专家的研究不断深入。同时,通过这种咨询服务,还使专家了解到企业的需求,给专家提供了将来的研究方向。总之,专家咨询服务是一种继续教育合作的有效模式,能够产生1+1大于2的综合效果。
(二)企业定制课程—新型铸管集团与清华大学的合作
自2006年起,新兴铸管集团就与清华大学开展了大规模人才培训合作。新兴铸管集团希望通过与清华大学的合作,深化企业系列培训和学习,加速企业管理人员的观念更新,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快速提升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
清华大学为新兴铸管集团的系列培训给以了最大程度的资源倾斜和政策倾斜,成立了项目组,聘请了知名专家担任该项目组组长,并配备副教授、博士等高规格人才担任项目组成员。双方在需求分析,项目设计,实施流程和服务细节等方面多次沟通,有效地保证了企业定制课程项目的成功。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项目组通过发放问卷、个人访谈和集体座谈等形式进行了需求调研。首先,就调研使用的访谈提纲和调研问卷与集团公司相关人员交换了意见,使调研问卷和访谈提纲更加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其次,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分析方法,对调研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做出调研报告。这种调研保证了大规模调研的科学性与适切性,对培训需求做出了科学、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双方多次沟通确定了课程培训方案,做到了课程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试听来对拟聘的授课教师进行把关,向选聘的每位教师介绍项目情况并提出具体的教学要求,对授课质量做到了心中有数。
为了保证项目的成功实施,项目组进行了培训实施前的场地、设施、教学资料、后勤服务等准备,培训过程中的学员和教师管理等各种细致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通过成立“专家指导小组”、“项目研究”和“学员论坛”等重要举措,使得培训效果得以真正凸显。
实践表明,这种企业定制课程是企校共赢的继续教育合作模式。首先,企业定制课程,是在分析企业培训需求的基础上专门为企业管理人员设计的培训课程,具有针对性,能够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管理能力。其次,企业定制课程,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而设计的培训内容,具有实用性,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企业定制课程对高校的发展来说也意义深远,帮助高校更好地了解大型国有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继续教育水平。
(三)专业人才培养—清华大学与企业的工程硕士培养站
为满足企业对实用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教育部从1997年设立了工程硕士学位教育,这是高校教育服务于国家经济和企业发展的一个重大创新与实践。
为探索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深入到实践中,与企业一同经历创业与发展的过程,清华大学率先与部分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共建培养站进行工程硕士培养,这种培养方式从1998年起开始试点,所建的培养站中1/3为高新技术企业,1/3为国防科研和生产部门。
在共建工程硕士培养站的合作中,清华大学为不同企业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和研究方向,而且与企业互动,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即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法、论文选题、导师安排等方面都满足企业特定的培养目的和实际需要。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专业必修课外,对不同学生的研究方向规定不同的选修课,同时挑选相关的专业著作让其自学,并适当安排参加相应的学术讲座、研讨和专业会议,有针对、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其专业素质。学生论文选题直接来源于企业在工程实践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与企业自主创新和科研项目紧密结合。在导师安排上采用双师制,校方导师不但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工作情况,还利用假期到企业考察调研、跟踪访谈,不断完善工程硕士培养的教学思路。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在实践中及时指导学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高校也邀请这些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来给工程硕士做讲座和报告,增加了培养的丰富性和实用性。
这种企校共建的工程硕士培养站,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加快培养急需人才提供了良好平台和现实有效的方法。合作充分发挥了企业的作用,弥补了高校专业性、学术性和理论性较强,而实践性、应用性和针对性较弱的缺陷,为企业培养了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专业人才。这种合作模式下培养的专业人才,在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实际问题解决方面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他们都已经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四)学习平台共建--清华大学的企业远程学习平台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全员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是企业基业常青的重要战略,而企业学习平台则是全员终身学习的有力保障。清华大学在相关部委和各级政府、行业协会的支持下,以教育服务社会为己任,整合国内外优秀教育培训资源,与企业共同搭建员工终身学习平台。
以“开阔视野、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培训技能”等为出发点,清华大学的企业学习平台汇聚了中外名家前沿讲座、名校 MBA 课堂、卓越经理人大讲堂、职业经理人技能及员工职业化塑造等一大批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前沿性的课程资源。通过覆盖全国的卫星数字网、计算机互联网和有线电视广播网三网合一的远程技术,向企业提供全年300多天、每天近10小时企业培训课程及相关服务。
在清华远程平台上,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需要,选择同步、自主、定制3种学习方式。即企业可根据清华提供的课表,同步接收清华远程课程;企业也可以通过网络点播自主学习前一天的直播课程。企业还可以从近万学时的清华精品课件资源库中定制企业培训教材和课件,随时组织学习。更进一步,企业将清华远程平台引进企业内部,进行在线学习和管理,与清华共同搭建企业学习平台。
这种企业学习平台共建,形成了政府引导、高校整合资源和企业自主相结合的学习机制。高校通过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助力于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帮助企业创建基业长青的自主培训体系,帮助企业创建属于自己的“大学”,以低成本、高收益满足了企业全员的学习需求。这个学习平台还为企业提供了信息交流、产品展示、形象宣传、经验分享等个性化服务,使企业在学习中有选择余地、自主空间。
以上四种模式下的企校继续教育合作实践的成功,是企校双方充分协调沟通和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些合作比过去单一的委托培养模式,更具针对性、实用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确实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在合作实践中,高校强化了服务意识,提高了继续教育水平,找准了研究方向,丰富了研究内容,使高校在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的过程中能够自我完善,不断提高。同时,企校双方准确定位,形成了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得企校能够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携手共同开创未来。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企校继续教育合作与时俱进、不断深入,发展出了新的模式和内容。这些合作模式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对各种模式下企校继续教育合作实践的讨论,帮助我们分析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目的和方式方法、理清合作的成功经验和意义,对我们将来的企校继续教育合作实践很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戴光前.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座谈会暨理论研讨会及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四届四次理事会上的总结讲话[R].2009-1-16.
[2] 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委员会.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典型案例集[C].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
[3] 覃正标.企业自主创新与工程硕士教育[R].在第六届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发言,2008-9-23.
[4] 于卓.清华大学与企业共建工程硕士摇篮[N].科技日报,2000-11-16.
(该文发表于2009年11月召开的第九届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